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974篇
  免费   877篇
  国内免费   151篇
管理学   16129篇
劳动科学   958篇
民族学   1325篇
人才学   2298篇
人口学   849篇
丛书文集   11790篇
理论方法论   2888篇
综合类   24740篇
社会学   6422篇
统计学   260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32篇
  2022年   339篇
  2021年   511篇
  2020年   720篇
  2019年   973篇
  2018年   242篇
  2017年   661篇
  2016年   1036篇
  2015年   1720篇
  2014年   5175篇
  2013年   4841篇
  2012年   5332篇
  2011年   6123篇
  2010年   5134篇
  2009年   5644篇
  2008年   6469篇
  2007年   4582篇
  2006年   3879篇
  2005年   3033篇
  2004年   2524篇
  2003年   2842篇
  2002年   2741篇
  2001年   2041篇
  2000年   1432篇
  1999年   473篇
  1998年   299篇
  1997年   265篇
  1996年   168篇
  1995年   115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一直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根本目的.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水平,离不开科学有效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坚持党的领导、"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根本保障,坚持"质量为本"和"创新至上"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坚持科学权威和公开透明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现实需要.结合当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量化评价下数量与质量的关系论辩","学术评价与科研管理评价的边界异化"和"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制度规制"三大问题聚讼,文章建议通过强化学术成果质量保障机制、优化学术共同体工作机制、构建学术争鸣长效机制和完善学术成果转化应用机制等制度建设,推动构建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以期进一步改善新时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2.
现代城市建设越来越脱离人居的局限性,成为重要的人文文化体现和展示地域文化的重要手段。围绕现代城市建设及城市建设中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性,探讨中国现代城市建设中环境艺术设计的不足之处,使传统文化的内涵和艺术观在城市建设中有所体现,使现代城市建设成为新的文化形式和文化认知。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的中国文艺制度建设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以人民性为核心,强调文化自信,积极推动文化创造,因而具有了人民性、中国性和文明性的三重内涵,这是对百年中共文艺制度建设理念的继承和弘扬。人民性的实质是要塑造觉醒了的现代新国民;中国性的维度强调的是“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文明性强调的是要讲好中国故事,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最高的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4.
课程思政是高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举措.近年来,高等教育向普及化迈进,诸多问题也随之而来.课题组对吉林省地方高校进行调研,结合调研数据分析高校的专业课程思政制度建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与教学能力、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同度与学习兴趣,探究高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期望能给地方高校的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以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四个全面”中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也表明尽管消除了绝对贫困,但是相对贫困问题依然存在。相对贫困治理是以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石。对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和现实难点,相对贫困治理的路径应为:一是创新贫困治理的体制机制,建立绝对贫困向相对贫困转化的对接机制、相对贫困的认定标准和识别体系、相对贫困治理的长效对标机制;二是坚持内扶与外扶协同联动,建立一体化“扶智”体系,在乡村合作社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增强其获得感,破解“等靠要”意识,强化内扶的动力之源;三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相对贫困群体的就业培训体系和创业支撑体系,为相对贫困群体提供可持续发展保障。  相似文献   
6.
围绕中国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路径与模式选择问题,提出了一个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整体治理模式,即多阶段混合主导型碳中和实现模式。这一模式是以国家为核心,在一定时期和内外环境约束下,通过减排和增汇路径,对中国境内由人类活动造成的CO2排放与人为CO2吸收量之间关系进行调整和平衡的过程;其内部由宏观、中观和微观三层结构组成,每层结构各不相同。多阶段混合主导型碳中和实现模式的提出,拓展和完善了气候变化整体治理理论,为气候变化治理提供了机制借鉴。  相似文献   
7.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优化配置高校科技创新资源提高投入产出效率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议题。采用DEA模型评价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5—2017年的高校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并对各省份2017年的产出不足量进行测算。结果表明,一些省份高校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三大区域高校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从高到低依次是西部、中部和东部;西部和中部地区的总体技术效率与纯技术效率协同变动,东部地区的总体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协同变动;纯技术效率对总体技术效率起着关键作用。为提升中国高校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应从宏观层面完善政策体系建设;从中观层面加强社会资源整合;从微观层面优化高校内部分配。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具有卓越的领导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只有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力才能取得丰硕的成果。这一领导力着重体现在与生态文明密切相关的理念、实践及制度三个方面。党在理念层面的领导力引领生态文明朝着实现社会主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乘风破浪;党在实践领域的领导力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披荆斩棘;党在制度维度的领导力为构建美丽中国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型教学模式将成为常态,势必要求教学理念应"因势而新",教学内容应整合深化,课堂形式应抓住"云"机遇,考核评价体系应与时俱进,教师应不断提升综合素养.重构"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有利于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利于高校思政课加快建设和改革创新的步伐,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聚焦不同时期辽宁自贸区发展建设的政策,通过LDA大数据模型对自贸区建设的阶段性政策文本进行低维主题集合,能够识别大规模文档集中潜藏的主题信息、主题强度及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比中央对辽宁自贸区的发展要求,能够准确发掘地方政策实施的侧重点与发展差距,进而识别自贸区建设发展的不足。研究发现:在主题强度上,主题间相似度较低且强度差距不明显;在主题领域上,政策颁布更侧重于行政审批、监管创新、项目建设等领域,而在投资、贸易、外汇管理、金融服务、科技创新、人才政策等领域较薄弱;在主题结构上,行政审批、绩效考核政策主题针对行政体制机制改革,监管创新、政府信息公开、电子信息化服务主题体现“服务型政府”的政策供给重点。基于此,需加强金融贸易、法治营商环境建设、人才引进、企业扶持等领域的政策供给。LDA主题模型;辽宁自贸区;政策文本;聚类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