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6篇
社会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匆匆》是我国著名现代散文家、诗人朱自清先生脍炙人口的一篇散文作品,文章结构精巧,纯朴简练,文字清秀隽永,充满诗意,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与美学价值。然而对于其译本和翻译策略的研究却并不多见,张培基先生的译本很好地向英语读者传递了原文的美学价值,结合直译与意译的翻译方法,使译文充分符合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与审美接受。通过以张培基先生对《匆匆》的英文译本为研究对象,从接受美学的视角分析了“期待视野”“视野融合”以及“未定点”三个接受美学的核心概念在散文翻译中的适用性,同时探讨了张培基先生在散文英译中所采用的翻译策略和原则。  相似文献   
2.
朱自清用平实、质朴的语言让《背影》成为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其语言风格的保留在翻译中至关重要。张培基先生通过精心选词、细致择句,从整体上把握语篇风格,使《背影》英译文和原文不仅神似,而且形似,成为中外共喻的佳译。  相似文献   
3.
文学翻译的最终使命是实现译本的文学化。在翻译散文这种在短小篇幅中浓聚情感、细描景境的文学形式时,情境的再现不容小觑,这两大因素的把握程度是衡量散文译文质量的重要标准。以张培基的英译散文为例,探讨在译文中再现情境的具体手段和技巧。  相似文献   
4.
张培基等编著的《英汉翻译教程》自1980年9月第一版出版以来,发行量巨大,影响深远.二十多年来,众多学者撰文提出修改意见,建议早日修订,但是该教程第一版一版再版,直至2008年从未修订.2008年6月,《英汉翻译教程》第二版终于面世,接着修订版于2009年3月发行,这两个版本对第一版中一些错误进行了勘误与修正,而修订版对第二版又有修正.但是第二版与修订版仍有不少应该修订之处.  相似文献   
5.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学家尤金﹒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对翻译理论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功能对等"理论要求译者注重读者对译本的反应。这一理论的核心在于:最贴切自然的对等翻译应该使读者对译文的反应与原文的读者对原文的反应基本相同。以"功能对等"理论为基础,从语言通顺度、语言特点、语气及背景信息的传达四个方面将《致蒋经国信》的张培基重译本与原译本进行对比分析,探索张培基如何在这几个方面实现功能对等,能够使人们从中吸取汉语作品英译的成功经验,更好的传播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的基本内容及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处理文化因素影响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生态翻译学为研究张培基散文翻译提供了新的视域.张培基散文翻译选材就是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与译者自身能力适应性选择的产物,其翻译是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翻译原则指导下,对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进行“三维转换”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张敏 《现代交际》2013,(12):31-31
在汉英文本翻译中,运用“通顺”原则是一种变通式翻译方法,有助于弥补因民族文化差异导致的译文不通和不好理解的问题,对张培基散文译文中副词的翻译采用“通顺”原则可对这个层面的意义窥之一斑。本文通对比原文和译文的异同来分析和认识翻译的“通顺”原则的使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比学生对《落花生》的翻译实践和张培基先生的《落花生》英译文,从词汇、语法、语篇、语用、文化、思维和习惯表达几个方面分析学生翻译实践中的错误种种。旨在揭示学生所犯错误的原因,即学生翻译实践中可以看到母语痕迹,学生的母语在翻译中的干扰无法彻底消除。  相似文献   
10.
以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为依据,通过分析影响张培基译本的因素,研究张译本所体现的翻译规范;研究表明,张培基对源语文本的选择受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其英译文遵循了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忠实、通顺,异化占主导地位以及神似的翻译规范;研究同时发现张译本的成功也是张培基不固守等值论这一翻译规范,避免拘泥于形式,而侧重表达原文内容和意义,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