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5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4篇
管理学   368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41篇
人才学   15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880篇
理论方法论   158篇
综合类   2344篇
社会学   741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264篇
  2013年   245篇
  2012年   250篇
  2011年   291篇
  2010年   279篇
  2009年   324篇
  2008年   338篇
  2007年   253篇
  2006年   255篇
  2005年   268篇
  2004年   219篇
  2003年   247篇
  2002年   231篇
  2001年   222篇
  2000年   180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德育,经历了"运动式融入""争鸣式融入"和"生态式融入"三个发展阶段,走过了一条改造适应、平等互鉴、自信自强的发展道路,彰显出"民主—法治—生态"的历史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2.
3.
马德冠  张译尹 《职业》2020,(9):83-84
开发德育校本课程,对“两后生”进行规范、有序的德育教育,提高其德育素质,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实效性,是目前中职学校“两后生”培训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学校教育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广西南宁技师学院近年来开展了中职“两后生”培训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的研究与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果。  相似文献   
4.
汪鸣 《生存》2020,(13):0164-0164
以人为本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属性和重要思想,以此作为初中德育教育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还需要完善管理的方法和策略。本文将着重探讨以人为本的初中德育教育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5.
赵艳玲 《职业》2015,(3):118
我国中职德育面临巨大困境和严峻挑战。本文指出,中职学校德育改革的出路在于德育模式的创新。创新德育载体是增强中职学校德育效果的有效途径。日常管理的军事化、生活习惯养成的7S管理体系、举办活动节和开展社团活动是行之有效的德育载体。  相似文献   
6.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手,其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进程。基于德育的大学生学业辅导体系,有助于培养具有社会主义理想的有为青年。分析了构建德育化大学生学业辅导体系的内涵,阐述了体系构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8.
任房 《生存》2020,(5):0125-0125
众所周知,德育教育是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更加注重德育教育。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学生德育方面的教育,坚持以生为本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通过逐步的渗透让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本文围绕如何开展德育教育进行阐述,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隐性德育课程强调对学生进行一种隐含的教育性经验的传递与渗透,以内隐的、潜藏的方式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具有潜隐性、开放性、主体性、持久性、深远性与非预见性的特征,在大学生道德品质养成过程中起到内化道德认知形成道德判断、激发道德情感体验形成道德信念、磨炼道德行为形成道德意志以及统筹协调知情意行道德四要素的统一,促进知、情、意、行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翻转课堂将知识的建构和内化过程置于课堂教学之前,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善了教学评价体系,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借助QQ 群、APP 客户端以及课堂教学,对师范专业的“德育原理”课进行模式创新,实现了翻转课堂的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课前与课后相呼应,不仅适应了90后大学生追求新鲜事物的心理需求,也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