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1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114篇
劳动科学   10篇
民族学   28篇
人才学   56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266篇
理论方法论   97篇
综合类   862篇
社会学   291篇
统计学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214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211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我研究最近在心灵哲学中异军突起,经历了语言学、认识论和现象学三种转向的洗礼,当然一般都不回避关于自我的形而上学。当前正上演的是最低限度自我论、叙事自我论、索引词方案和生态学自我论等的角逐。西方学者尽管在这一领域做了一些开创性的工作,但空白、问题很多,因此这是我们能为世界心灵哲学做出我们的奉献、填补国际学术空白的极好契机。要推进这一研究,当务之急是要加强比较研究,把被比较方、特别是中国和印度的有关思想弄清楚。自我的秘密就在意识之中,因此重视意识的深度解剖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2.
3.
4.
作为完整经历了整风运动的"七月"诗派骨干诗人,鲁藜后来常怀着感激谈到自己如何通过整风运动而发生思想转变的,短诗《泥土》也常被他作为这种转变的例证。不过,鲁藜整风运动前后的真实体验,却与他事后对整风运动的认知存在着反差。在整风运动期间鲁藜作为"抢救"对象,对自己的处境惴惴不安,为自己的冤屈愤懑不平,但他又将遭受的打击视为"考验",以此把冤屈"合理化"。这一时期写成的《泥土》等诗表现的那种低调做人的"泥土"意识,其实是诗人在面对内心痛苦时所采取的一种"自我规训",虽与他的真实体验并不一致,却契合了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观,也呼应了传统的为人处世观念,因而被那一时代的人们所欣赏。  相似文献   
5.
小说《赛姆勒先生的行星》和《院长的十二月》是索尔·贝娄对人类寻找精神家园的心路历程的一种完美阐释。两部小说的主人公赛姆勒和科尔德对人生理想与人类终极真理的追求体现了贝娄对人的"物化"现象,以及"成功"情结的反拨,揭示了贝娄小说的一个永恒主题——"求索",即人类在后工业社会的文化沙漠中对心灵绿洲和精神家园的不懈追寻。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