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2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49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53篇
社会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改革开放特别是步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文教事业的巨大进步,我国教育界尤其是高等院校,盛行编修出版校史,大办校庆活动,两者交集在一起,相互映辉,以达到总结办学经验、凝聚师生人心、提高社会声誉、吸引校友捐赠等多方面的效应.在热闹纷呈的修校史、办校庆过程中,各个高校的校史源头如何妥善回溯,高校的建校年份如何合理确认的问题,引起业内人士的热烈争议与社会人士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3.
“知即善”是戴震哲学中一个十分著名的命题。戴震提出这一命题,旨在为性善说寻找理性论的根据,以对抗程朱理学以“理”说善的观点。知何以是善?知何以能使人为善?这是戴震“知即善”性善说的中心议题。本文将就这些问题略作讨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先秦儒家的心性思想将"心"析为三义,而"性"的范畴具有主观与客观之间的中介性质.先秦儒家心性论主要涉及两个层面的问题.围绕着人的本质问题,孟子和荀子提出了迥异的性善论和性恶论,其症结有三一是"性"之定义的歧义;二是应以何者作为参照标准判定人性;三是圣人与凡人之"性"有无区别.围绕着如何实现或转化人之心性的问题,孟子以"尽心知性"论,荀子以心知"道"论作为答案.孟子言道德心以及内省自反,而荀子分疏了认知之心的感知与分析综合两种功能.  相似文献   
5.
祁海文 《阴山学刊》2002,15(2):37-41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礼乐教化观念 ,并从内在心性修养方面发展了孔子的美育思想。孟子美育思想以“性善”论为基础 ,以“德教”为中心 ,特别重视内在道德情感的自觉培养 ,并与“性善”论和“仁政”学说相联系对礼乐的审美教化作用进行了比较深刻的论述。孟子的“引《诗》论教”和“说诗论教”发展了孔子的“诗以义为用”的“诗教”倾向 ,具有明显的义理阐说意味。  相似文献   
6.
在儒家思想发展史中,心性问题一直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宋明理学的争论也是围绕心性问题展开的。在儒家历史上最先涉及到心性问题的是孟子,本文是对孟子的性善论进行辨析。本文要论证的是:孟子对性善论的论证并不充分。  相似文献   
7.
慢步,让人在缓慢的节奏中感受美妙的音符;慢步,让人在混沌的思绪中深刻反省;慢步,让人在嘈杂的环境中屏息静气……养生之道在乎调整生活节奏。慢生活,并不是脱离城市轨迹,而是自我调息,以备今后为人处世能够晏然自若;慢生活,并不是老太龙钟似的蹒跚而行,而是感受真我、贴近自然、还原真实;慢生活,是一种调剂方式,你可以选择琴棋书画,也可以选择至高无上的太极拳,又或是更具象的种植。譬如这位眷恋在自己的植物园里,忙得不亦乐乎的粱叔,他说:"平常心常平。"  相似文献   
8.
孟子是先秦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提出人性本善的观点。《孟子》中有关于平旦之气和夜气的描述,这不仅反映了孟子人性本善的论点,同时也反映了人性本善的真正含义:人性本善并不是指人生而有之,而是一种向善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孟子、荀子间的性善论与性恶论之争源自天人观上的分歧。孟子之天人合一乃个体的人与义理之天的合一。荀子之天人相分为群体的人与自然之天的分离。孟子以心善言性善,认为性在心中;荀子以欲望为人性,认为性在身。在孟子,天人因道德而合一;在荀子,天人因道德而相分。  相似文献   
10.
康德在《纯然理性限度内的宗教》一书中,论述了人性中原初的善、人性中根本的恶、人的堕落、人的重新向善、道德寻求宗教等内容,尤其是康德"至善"的思想对牟宗三影响很大,牟宗三受到启发创作《圆善论》,重铸儒家道德理想主义。尝试通过梳理康德思想内涵,逐步引出牟宗三的圆教与圆善思想,从而发现此二者之间思想精髓的内在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