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8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70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7篇
人才学   25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200篇
理论方法论   68篇
综合类   649篇
社会学   331篇
统计学   1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178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世蒙 《学术月刊》2022,(5):151-160
1930年代,围绕施蛰存主编的《现代》出现了两个创作群体,即“现代派”诗人和“新感觉派”作家。这两支队伍在人员构成和创作风格上多有交叉重叠。经由30年代文学场的合力构造,尤其是左翼阶级话语的反向定义,它们逐渐被典范化为与现实主义判然二分的形式主义流派,并在此后峻急的政治形势下淡出文学舞台。80年代学界以“现代派”的名义重新发掘“新感觉派”,将其追认为文学史上首个现代主义流派。至此,30年代诗歌领域的“现代派”和小说领域的“新感觉派”成员合流,形成以施蛰存、戴望舒、杜衡、刘呐鸥、穆时英为核心成员的“现代派”。在新时期为这一流派清理历史浮尘和正名重建的过程中,或受制于历史遗留观念的影响,或出于意识形态站位的需要,其初始内蕴有时也可能发生位移,形成新的遮蔽。  相似文献   
2.
网络文学包括“类型文”和“新文类”两幅面孔,前者是当前国内网文研究的主流,后者则常常被忽略。而事实上“新文类”的种类繁多、形态独特,主要包括超文本、多媒体文本、互动文本和机器文本四种类型,具体形态有超文本小说、多向诗,文字造景型、语图互文型和多媒体文学,互动小说、接龙小说和文字游戏作品,以及生成艺术、定位叙事和人工智能作品等。其文本内在性质和读者审美体验也发生了重要嬗变,即在文本性质上,“新文类”从“人工制品”走向“机器诗意”;在审美体验上,则从“意识独占”走向“感觉独占”。注意到这种嬗变,对“新文类”的恰当定位以及未来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4.
刘振磊 《社科纵横》2020,35(2):70-76
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利益分化与统合之争始终是社会的主流议题。在改革开放40年后,社会面临着越来越强烈的利益统合需求。利益统合面临着利益自身不确定性及价值变迁的困扰,却也有全能型国家范式、主流价值认同及先行国家经验的支持。新时期的利益统合应当走出"冲突、压制"的路径依赖,将价值基准构建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之上,进而选择符合发展阶段的利益衡量原则,构建民主、制衡的制度统合体系。  相似文献   
5.
陈鲁民 《中华魂》2020,(3):42-42
不得不承认,有钱就是任性!有钱人就是会作,会玩花样,因为他有这个资本。曾经,俄罗斯有个大富翁别出心裁,用百万美元现钞垒成一把椅子,坐在上面得意洋洋,还拍成视频到处播放。引来很多人羡慕不己,纷纷想方设法也要在这把钱椅上坐一坐,以品尝一下坐在钱上的感觉。  相似文献   
6.
传统认识论由于预先设定一个有待认识的对象,因而必然产生与之相对的认识主体,主客二分的前提使得认识论面临两大无法回答的难题:一是我们的意识如何超越自身切中在它之外的认识对象?二是存在于具体时空中的认识如何能够超越当下获得普遍性和一般性。胡塞尔致力于寻找不以非确定性为假定前提的出发点,他认为他在我们的意识生活中找到了这样的出发点,那就是对直观中所给与的东西的描述。通过本质直观的方法和"立义—立义内容"的认知结构,胡塞尔以一种全新的现象学的方式超越了近代唯理主义和经验主义的认识论,感觉材料作为认识开始的地方在胡塞尔现象学里得到了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7.
雷蒙德·威廉斯是文化研究在媒介文化美学问题研究方面的主要代表之一。他围绕大众媒介、现代主义和“感觉结构”共同体展开的谨慎思考形成了媒介文化美学研究的现代批判形态。威廉斯认为,真正的传播是建立在共同体基础上的传播,作为对大众公式的功能阐释,现代大众传播不是建立共同体的方式而是对共同体的一种瓦解。因此,大众传播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传播。要解决大众传播的问题不能从技术层面上而应该从观念机制层面上进行,通过打造并建立文化共同体的观念及其机制来扭转大众传播。对雷蒙德·威廉斯而言,文化共同体的关键是“感觉结构”的共同体,因此对文化共同体的打造必须诉诸“感觉结构”,而艺术则是“感觉结构”存在的最好证据。尽管现代主义两面性的产生表明艺术面对着从社会整体中分离出来的现实,但“感觉结构”的存在也同时表明艺术仍有力量弥合社会区分,能够成为营造共同体的助力。通过参与文化共同体的营造,艺术可以成为大众传播的批判力量。这是继阿多诺提出系统的现代媒介美学批判理论之后,西方媒介美学在英国文化研究中产生的一种与法兰克福学派既有联系又存在区别的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8.
采用ERPs技术探讨了不同感觉寻求个体风险决策的行为表现及结果评价的认知神经机制.结果显示:第一,与低感觉寻求组相比,高感觉寻求组更多地选择了不利纸牌,其冒险的决策策略没有随着决策次数的增加而改变,表明高感觉寻求组的行为模式是“即时收益优先”模式,在风险决策中更倾向于冒险;第二,与高感觉寻求组相比,低感觉寻求组在负性反馈结果条件下诱发了更大的FRN波峰值,表明低感觉寻求组对代表惩罚的负性刺激更敏感,在风险决策中更倾向于保守.研究为进一步揭示风险决策的认知神经机制提供了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李朔严 《社会》2018,38(1):160-185
本文旨在探讨转型时期党对于草根NGO的独特影响机制。在整合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Z省H市两个草根环保NGO的多案例比较,本文发现党对于NGO的影响存在一条与政府不同的独特机制。与传统资源视角和合法性视角所认为的不同,本文认为,党在拓宽资源渠道、增强政治合法性方面对于NGO的影响与政府相比并不存在显著优势,然而唯独党可以通过统合手段,从制度层面给予NGO领导人以政治身份,从而增强其政治资本、扩展其社会网络,为NGO的发展提供更加宽松的制度环境。这一点单一的政府部门难以企及。本文不仅深化了学术界对于国家—社会关系层面更加细致的理解,而且在更广泛层面暗示了与国家的紧密联系并不必然意味着NGO自主性的缺失。未来的研究应当将关注点放在这种关系对于公共治理所造成的实际影响,而非NGO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本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