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38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08篇
社会学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路易斯·卡罗尔著名小说《爱丽丝仙境漫游》至少包含4首模仿经典诗歌的戏仿诗歌。戏仿诗歌展现了其内嵌或隐身于其他文本的特点。这一特点与戏仿反对说教的娱乐性结合,共同行使了戏仿潜在的挽救性功能,使人们永远铭记可能落入湮没无闻状态的诗人及作品。戏仿作品以喜闻乐见的方式,与严肃文学相互作用,不失为读者熟悉、研读严肃文学的一个捷径。  相似文献   
2.
从亚里士多德时代直至20世纪初期,情节,即舞台上演出事件的组织一直被认为是戏剧的支柱.但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戏剧情节的重要性已在后现代及其他反现实主义剧作家的手中被系统地蚕食或改变了,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剧作,把情节或边缘化,或置换掉,或戏仿掉.最近,几个实验派作家更是对情节的概念进行了更为激进和颠覆性的处理,不仅导致对情节这一概念的意义进行重新评价,而且也对其性质与功能进行了质疑.本文以具体文本为例,探讨了三种特别复杂有趣的情节安排.  相似文献   
3.
当代英国"国民作家"麦克尤恩在小说中合理地运用元小说﹑时空交错﹑多重视角和戏仿等后现代叙事策略。这些策略的运用不仅给读者提供了更广阔的解读空间和调动读者阅读主观能动性,而且赋予于文本丰富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4.
刘方圆 《云梦学刊》2016,(4):110-114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再一次出现了译介外国文学作品的新高潮,其中,法国作家都德的作品对中国本土作家沈从文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集中表现在摹拟与戏仿、散文诗化的写作方式,以及地域化写作三个方面。此外,两人在文学创作过程中的诸多不谋而合对在世界文化语境中解读沈从文作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戏仿摄影是现代社会艺术发展中的一种发展新形式,是现代艺术发展中的新手段,基于文化视域下的戏仿摄影图片分析是促进现代艺术发展,实现现代艺术思想与艺术创作形式相融合的重要体现,促进艺术发展的进一步创新.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大众文化的语境下,文学经典遭遇冷落。图像文化逐步取代纸质文学经典的中心地位;消费时代的到来,大众文化产品感官化、娱乐化的审美取向冲击了文学经典阅读;大众对于文学经典的戏仿和解构一定程度上颠覆了文学经典的权威;阅读主体的功利化和阅读文本的肤浅化,导致浅阅读当道。对此,应明确文学经典因其内在精神内涵绝对不会走向终结,同时,应努力重建经典意识,重拾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7.
戏仿是后现代作家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通过对村上春树的长篇小说《海边的卡夫卡》和《寻羊冒险记》的考察,发现这两个文本分别是对古希腊俄狄浦斯主题和传统侦探小说的戏仿,并认为这种戏仿存在诸多"颠覆"与"解构"的因素,具有明显的后现代倾向。  相似文献   
8.
在西方文艺批评中,戏仿的功能随着历史的推移而发生演变。古典时期,受西方含混性思维的影响,戏仿的功能具有双重性,既具有向神圣与经典文本致敬的功能,又具有暴露它们不足与局限的功能,二者统一于戏仿行为之中。后现代时期,在重建文艺与外部世界联系的语境中,戏仿的功能从对源文本的否定上,转移到对形成源文本压制性成规的外部力量的揭示、解构和抵抗以及自我实现的建构上,戏仿的文化政治功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凸显。  相似文献   
9.
刘桂茹 《学术论坛》2012,(6):192-196
后现代"戏仿"文本有意向叙事成规和传统惯例进行挑战,在解构与批评中生成新的文本和意义。同时,后现代"戏仿"热衷于将线性的有序的时间模式打破,在当下的类似于"精神分裂"的空间体验中表现后现代的空间逻辑。后现代"戏仿"究竟是一种有意义的"抵抗"还是一种无聊的游戏,人们必须进入具体的文化语境才可能得出有效的美学阐释。  相似文献   
10.
川端康成和大江健三郎是日本先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川端康成的获奖.是因为评审委员们从他那里找到了"异国情调的日本、异国情调的诺贝尔";大江健三郎的获奖,则是评审委员们在他那里发现了"在美、在思想上,都绝不主张日本的美之所在,也绝不自吹自擂".他是个非常善解人意的"殖民地的"优等生作家.获奖讲演<暧昧的日本的我>戏仿<美丽的日本的我>,适成鲜明的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