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10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相较印度及东南亚,中国底层政治有其在地化特色,即主要依赖个体表演、例外话语和身体暴力作为弱者的“武器”:采用个体表演的公开极化形式而非社群的集体抗争或者个体的隐藏文本;例外话语用来指认逍遥法外的他者而不非寻求对自我的法外开恩;身体暴力是弱者暴力和自我暴力而非强者暴力和他者暴力。  相似文献   
2.
《公孙龙子·指物论》疏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指物论》的思想素材突出于墨,它是针对墨家的指物观而作的,其文体不是客难主答式对辩体,而是立、破相间的驳论体式。在对《指物论》作解的同时,从现代符号学的角度,提出了对于《指物论》的新认识,指出《指物论》乃是一篇论述名物关系的符号学专论  相似文献   
3.
从乡土到农村:中国现当代文学题材的重要转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叶君 《河北学刊》2005,25(3):185-191
“乡土文学”和“农村题材小说”是两个包含着不同价值取向和历史形态的文学史范畴。它们所对应的文学创作,分别指涉着两种不同的乡村社会形态。但在实际使用上却存在范畴边界消弭的倾向,在以“乡土”覆盖“农村”的情形下,产生了“乡土文学”的指认焦虑。而在具体探究这两种文学史范畴的差异与联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二者之间的置换,喻示着中国现当代文学题材的重要转换。具体体现在文学创作中,便是作为异质性因素的“他者”的进入;即阶级关系改变了乡土社会原有的人际格局,从而使文本地相应呈现出一种变貌。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乡土诗歌是在80年代先锋艺术“去政治化”、“去意象化”的背景下涌现出的,其自身也经历一个由陌生化逐渐到亲切化的言说过程。90年代乡土诗歌有几个明晰的特点:从90年代初的家园回望血亲指认,90年代中期逐渐形成了地域性抒情史诗的谱系和意象体系的建构,由此拉开了地域特色、异域情调的序幕;90年代乡土诗歌还有一种致力于风景画、风俗画、风情画的审美追求,以“隐现”的艺术方法加入隐含寄寓,体现了深厚的人文情怀;最后,从90年代中期到后期,乡土真实时弊的一面浮现出来,乡土不再缄默,乡土诗人终于找到了自我的角色定位,以愤怒和挣扎抒写乡土的真实境遇,完成了乡土诗歌厚重悲凉的美学风格,也完成了乡土诗歌的自我救赎。  相似文献   
5.
在新时期的文学中,王安忆、铁凝的几乎同时推出的性爱小说,首次将女性意识由过去的搭载在启蒙话语里向女性自身生存体验位移.这为女性文学所面临的话语缺失和欲望空白提供了解决的可能.她们通过质询女性身份的迷失,演绎女性悲剧宿命轮回,来思索女性的性别境遇、女性的生命体验,为女人的性别本体复归而呐喊.她们的思索更多的从社会文化历史层面切入,其女性意识尚处于朦胧模糊的阶段,独立的女性话语还没有形成.但为以后女性文学的发展起了铺垫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十七年”诗歌的成长过程中,诗人审美趣味的重塑不仅是知识分子实施自我革新和国家权力主体再造“新人”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推进当代诗歌新的美学风格生成与建构的重要方略。当代诗坛的主持者们通过趣味的“区隔化”、阶级指认和合法趣味的再生产等方式,根治了知识分子(诗人)的“审美偏执”和“审美惯性”,促使当代诗人审美趣味“工农化”并最终走向权力化。由于这种不断“权力化”的审美趣味具有鲜明的排他性和授予性,不但造成当代诗歌“美学趣味”的变异与失衡,而且随着语境的变迁“工农兵”趣味也将遭遇合法性危机。  相似文献   
7.
在拉法格由《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卡尔·马克思的经济决定论》等著作所营造的初始语境中,经济决定论主要表达的是一种在马克思那里被表述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的经济因素对于道德观念、政治制度以及人类历史具有决定作用的观点,这种观点的总体理论支点并没有超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意涵。西方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初期发起的对第二国际正统马克思主义经济决定论的批判包含着对俄国十月革命的具有严重“左派”幼稚病倾向的误读。廓清经济决定论的基本理论意涵,矫正对经济决定论以误解为基调的批判,需要一种对经济决定论深入到历史语境之中的深层“历史指认”。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过程中,其"经典指认"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包括"十七年"和"文革"时期,其经典指认特点主要集中在"当下语境"给予它的制约。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为第二个阶段,这一阶段的特性则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强调中国当代文学之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性",所以"审美进化论"思维支配着文学史叙述,同时设定了"文学经典"价值的逻辑前提。二是"本质主义"写作受到普遍推重,具体表现为文学因素的"等级划分"。第三阶段从80年代中期一直持续到20世纪末。受"五四文学正统论"的普遍影响,研究主体自觉不自觉地把现代文学经典性作为指认当代文学经典的基本参照和厘定标准。在上述三个阶段中,中国当代"文学经典"指认亦产生诸多困惑,比如,随着"经典"作家在论证分歧中逐步趋于集中,文学史观的矛盾性也日益凸现出来。"文学本体"论和多重关系中的"文学存在论"之间的裂隙,不但没有得到有效弥合,反而更加扩大了。纯粹审美视野及其以审美进化论作为文学史现象的观照方式,与从整体的社会文化演进及其形成的历史语境对文学史现象进行价值判断的思维方式之间,体现在"文学经典"的认定上已经产生了不少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黎锦明是活跃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湘籍作家。他的小说解读了湖湘地域的独特文化形态和文化精神。湖湘文化的二元结构对他的创作意识和艺术个性有深刻的影响。他的作品所反映的地域指认性正是这种文化二元性的形象体现  相似文献   
10.
关于母性叙事的研究,源于对性别意义的深层思考.不同时代的作家对母性注入了相近而又相异的文化语义,当母性话题由女性自我来言说时,便具有了自我性别指认上的努力及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