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4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4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现实政治中协商民主的发展具有内源性。政治协商缘于抗战时期多元政治主体寻求共识的需要,在新中国政权建设和重大决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当今中国政治发展的生长点。目前政治协商制度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内容,是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党际协商和政协协商,属于国家政治层面协商民主。  相似文献   
2.
现年90高龄的彭光涵老人曾参与新中国新政协会议的筹备工作,见证了新中国国旗、国歌、国徽、纪年、国都的诞生过程。1949年6月15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北平(今北京)中南海勤政殿开幕。筹备会设立了6个小组,分别进行新中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领导者》2009,(9):56-56
1948年4月50日,中国共产党发布著名的“五一”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五一”口号的发布成为创立人民政协、建立新中国的动员令。  相似文献   
4.
张力 《山西老年》2012,(4):37-37
1946年4月8日,中共中央委员王若飞、秦邦宪,在出席重庆国共谈判及政治协商会议后,与新四军军长叶挺、中共中央职工委员会书记邓发等人乘机返回延安时,飞机不幸在山西兴县与海拔2000米高的黑茶山相撞,机上人员全部遇难,这便是震惊中外的"四·八"空难。  相似文献   
5.
如果说平等是协商民主的必要前提,那么理性及由其延伸的包容性则是贯穿于整个协商过程的重要精神,它体现在对话、商谈、辩论、审议、制定政策等过程当中。本文基于协商民主理论视角,以1946年中国政治协商会议为案例,通过对参加政协代表名额争议的经过和《宪法草案案》的通过和修改等经典过程的回顾,提炼这一历史性试验的协商民主精髓及其对当今民主政治实践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被迫召开旧政协,中国显露和平建国的希望。国民党撕毁政协协议,发动全面内战,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解体,反对国民党统治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形成。共产党在民主党派的拥护下,用人民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政府,召开了人民政协,成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  相似文献   
7.
历史性妥协的瞬间:近代中国移植西式宪政之最后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 4 0年代 ,以民盟为代表的中间党派所发起的宪政运动在 194 6年各党派政治协商会议前后达到高潮。作为政协五方妥协的结果 ,“宪法草案案”集中体现了中间党派的自由主义宪政理想。本文通过对“宪法草案案”主要内容的分析 ,特别是将它与孙中山五权宪法和西方宪政模式进行比较 ,试图阐明中间党派宪政理念的特质和近代中国引进西式宪政制度的艰难。  相似文献   
8.
瞿建湘 《老年人》2004,(10):34-35
中国 共 产 党 在 1931 年 最早 建 立的 国 家政 权 ,名 为“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抗日战 争期 间 ,毛 泽 东1940年 在《新 民主 主义 论》中 说 过“ 中 华 民 主共和国”的名称。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对于即将诞生的新中国,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使 用 了 “ 中 华人 民 民 主 共 和国”的称呼。 1949年6月, 新政治协 商会 议 筹 备 会 在北 平 成 立 并 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研究建国的有关事项。一些代表认为,“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这个国名太长。张治中说:“‘共和’这 个 词 的 本 身就 包 含 了 ‘ 民主’的意思,何必重复?不如就干…  相似文献   
9.
抗战胜利后,中国民主同盟提出了建立民主国家的政治构想,并在实现这一构想的实践中,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共同推动了中国的民主化进程。民盟的战后政治构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0.
1946年1月,傅斯年以无党派人士的身份参见了旧政治协商会议。在会议上,他积极议政,勇于建言,分别就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等提出了中肯意见,同时对国家体制、宪法修订、社会改革等问题发表了政见,这些政见虽然没有机会实施,但反映了傅斯年的当时的政治观念与思想倾向,其中一些理念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影响,对后世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