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6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3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1篇
人才学   15篇
丛书文集   441篇
理论方法论   90篇
综合类   864篇
社会学   72篇
统计学   1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巴蜀诗人李士棻曾被曾国藩誉为“太白醉魂”,为曾府门下“四川三李”之一,其诗作有浓郁的巴蜀文化特色。然李氏仕宦不显,长期以来学界对其关注不足,学界近年不多的相关研究,多围绕国内所存的文献,对其诗歌创作进行艺术分析,对诗人的生平介绍多简单略过,没有严谨的考证,目前仍然很有争议。通过搜罗国内外现存典籍,综合目前所见李士棻本人著述,辅以晚清近代重要报刊《申报》和与李氏有交往的朝鲜文人文献,考证其生卒年及别号,冀为今后的相关研究解决基础问题。  相似文献   
2.
宋初半个多世纪里词坛沉寂,在词体兴起与发展的历程中,洛阳文人集团扮演了重要角色。该文学群体由于幕主钱惟演的倡导提携,诸文人才士的应和参与,形成从容闲暇、文酒诗会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以歌妓为中介的歌舞佐酒与填词听歌的词体运行系统。钱惟演、谢绛、尹洙、梅尧臣、欧阳修等集团主要人物均有词作问世,不乏词史价值。尤其是欧阳修,他以洛阳为起点,创作了为数甚多、质量颇高的词作,并受到洛阳文人集团的极大影响,最终成为宋初四大词人之一,有力地推动了宋词的发展进程,深刻展现了洛阳文人集团的词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切历史都是话语权控制和斗争的历史,而并不是新历史主义所提出的历史学家的任意阐释,文学史亦然。不仅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面临西方话语霸权,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也存在儒家话语霸权,并进而导致诸多怪象:曲解《诗经》的《毛诗序》却成为"千古宝典";西汉居然没有文人五言诗;《史记》甚至没有"墨子传"。中国文学的承传、嬗变与论争从根本上讲都是围绕话语权展开的,话语权是考察中国文学最基本同时也是最重要的维度,而儒家话语霸权地位的兴衰正是影响中国古代文学史发展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4.
5.
开头写法——扣题提示写什么:春雨一直都是文人骚客笔下的宠儿。韩愈笔下的春雨绵润如酥,杜甫眼中的春雨润物无声,我心目中的春雨,则变化莫测……中间写法——承头顺写详重点:春雨的脚步,有时候悄无声息。一个清晨,微明的天空中缓缓垂下一根根晶亮的银线,这是人春以来的第一场雨。  相似文献   
6.
7.
清初小说中的僧人色情故事,以改编晚明淫僧故事为重要编创方法,反映了清初文人划分身份界限的欲望。清初拟话本小说《五色石》卷三《朱履佛》的大部分情节都改编自晚明僧人色情故事。即使系据清初大臣赵廷臣断案传闻敷衍而成的皮匠故事情节,也与晚明淫僧故事《耳谈·徽富人某》十分相似。《朱履佛》对前代故事的改编明确以建构文人身份为目的,不仅增加了僧人迫害文人的情节,以僧人恶行衬托文人在道德上的优越,并通过叠加三则文人惩处奸僧的情节,确认了文人在与僧人关系中的优势地位。《朱履佛》的改编策略,既回应了《五色石》区分文人与僧人身份的立场,也是文人在危机中寻求自我证明的特定手段。  相似文献   
8.
9.
在拜读余秋雨散文的过程中总会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厚重感和平静的心态,余秋雨的散文普遍是对山水以及自然等情怀进行的抒发,使得我国文人骨子里那份情怀和文人品质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余秋雨本身本身就具备了相应的历史深度,更是具备了一个学者应用的高尚情操,可以充分感知到我国文人的优秀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0.
建安文人的忧患意识主要有两点一是忧世不治,忧民多艰;二是人生苦短的哀叹,超越生命的感叹.他们以文学作为反映社会现实的载体,积极干预生活,唱出了慷慨激昂的时代强音.建安文人不仅饱含强烈的忧患意识,在时代的背景之下,他们还有或隐或现的人格重建.本文也将对其动因和特质进行诠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