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0篇
民族学   9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73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132篇
社会学   11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风俗习惯政策是我党的一项重要的民族政策。本文系统地论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党民族风俗习惯政策的提出和发展的过程 ,论述了新中国建立以来党的民族风俗习惯政策的发展和完善过程  相似文献   
2.
要对一定历史时期“农民的政治行为究竟发展与否”予以严谨而全面地评判,就必须有一个合理的考量体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民政治行为的发展和进步是显而易见的。其具体表现为政治行为方式的多样、政治行为深度的加深,以及政治行为广度的扩大三个方面。此三个考量维度比较全面而合理地证明了这一时期农民的政治行为为何是发展的或进步的,因而对相关问题的研究不失为一个可供借鉴的考量体系。  相似文献   
3.
4.
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结合青年组织和青年运动形成了内容丰富、行之有效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对革命的成功和青年共产主义世界观的树立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演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德才兼备"干部标准的逐步明确;党管干部原则的初步确立;提拔选用新干部的迫切需求。通过对其演变过程的深入探析,得出两点启示:党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要始终围绕党的政治路线,要始终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6.
莫世祥教授的力作《中山革命在香港(1895-)①》即将由香港三联书店出版,这是向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一份厚礼.作者在前言中有一段话:“对于孙中山在世期间领导的中国革命运动,中国内地的历史著作曾经称之为旧民主主义革命,以区别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相似文献   
7.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结果,也是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中国特色"的首创.而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及采取的决策和措施,不仅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胜利道路,也为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8.
2008年7月,经过4年艰辛劳作,由李良明、田子渝、曾成贵主编的四卷本<湖北新民主革命史>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迄今为止以湖北新民主主义革命为研究对象史料最完备、内容最翔实、观点最新颖的学术著作.  相似文献   
9.
李方祥 《中华魂》2013,(11):19-23
维护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一以贯之的坚定立场。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党90多年历史的宏大视野,对毛泽东的伟大功绩和历史地位做了一段沉甸甸的论述:“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相似文献   
10.
李大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三农”问题作为整体来分析,在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中具有代表性。他根据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分析,揭示了“三农”问题的表现,剖析了“三农”问题严重化的基本成因,依据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路提出“三农”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案,为推进当时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提供借鉴。李大钊是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中关注和研究“三农”问题的重要代表,他提出的基本思想对于研究现今的“三农”问题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