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65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105篇
社会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陈心浩 《晋阳学刊》2008,(5):108-111
诗性精神和文学精神既相互区别,又互相重合。明清小说评点家在评点小说的过程中,往往借他人之酒杯,消己胸中之块垒,体现出强烈的诗性精神。但同时,他们又自觉地从小说创作规律和读者审美需求的层面上揭示出小说的本质特征,体现出积极的文学精神,并且诗性精神和文学精神达到了高度的圆融统一。  相似文献   
2.
明清小说中蛇毒无意中疗病母题可促进夫妻、婆媳关系改善及男女关系缔结.母题在历时性演变过程中,个案文本有一个单一叙事到民俗意蕴逐渐丰富的嬗变过程.多种异文对于接受者具有交互作用,佛经相关故事具有增殖性,在传播过程中相互触发、相互补充,故事演变过程中不断增添细节,丰富饱满.故事还往往与特定的地方区域风俗联系起来,从而更加具有现实性和真实可信度.  相似文献   
3.
《江西社会科学》2016,(3):122-131
明清小说文本中的小说批评史料较为丰富,有着较重要的研究价值。明清小说文本中的小说批评随时间演进而愈加普遍,形态多样,其中的咏稗诗尤为值得注意。其与常态的小说批评形成互补互证的关系,在小说观念、小说文体、小说创作、小说功能、小说传播等问题上有着独到阐述,在文献佐证、传播小说思想及理论阐释等方面具有多重意义。就当下的小说研究格局而言,明清小说文本中的小说批评却难以得到应有关注,这种局面应该加以改变。  相似文献   
4.
5.
小说的发展自我国明清时代较为盛行,在明清小说中对于虚实观念,一直以来通过"尚实"开始着重勾勒小说的价值观念、以及作者对于事物的感知和认识。在遵循历史的前提下,对故事进行虚构,将人物关系复杂化,从而更好地认识故事的梗概。而"尚虚"的观念,是将小说的创作以艺术表现手法,展开整体故事的价值魅力,虚实观念的发展既存在一定的区别,同时也有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的一面,让小说更加具有真实感、让虚构的艺术创作出艺术魅力。所以虚实观的演变让明清小说推动创作,并且能够反过来作用小说的创作,形成互动模式。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古典美学中,"真"最早是作为一个画论范畴由五代画家荆浩提出来的,他认为绘画艺术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图真",即表现自然山水的本体和生命.明清小说评点家们借用"真"这一范畴来评点小说.他们用"真"来要求小说情节合乎生活情理;用"真"来要求小说人物典型鲜活;用"真"来要求小说细节缜密合乎逻辑,从而使"真"这一范畴演变成一个小说艺术的审美范畴.  相似文献   
7.
通书是旧时民间通行的一种历书,其中载有吉凶宜忌、祛祟镇邪等方面的知识,为古人从事"择吉"、"祛祟"等民俗事象提供指南,是当时民间常备常用之工具书。明清小说中多有关于通书的描写。这一方面反映了相关民俗事象在当时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同时又与作者的艺术构思有关,承担着一定的叙事功能。其中,《玉匣记》是比较突出的一种。  相似文献   
8.
明清小说中大量涌现的杭州商人形象以及他们呈现出的精神品格、价值观念等都带有明显的区域人文印记,这些既是对前代历史凝聚的杭州文化和精神的承接,同时又为当代杭州精神注入了深层次的文化因子。本文将从明清小说中杭州商人形象的存在、社会来源、典型性格及价值观念等方面来进行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9.
张桂琴 《社科纵横》2011,(10):101-103
明清文言小说中的梦幻度化故事是前代盛行的此类故事的末代余响,故事总体框架继承了原有的情节因素,但它并不是刻板的照搬,而是出现了新的特点。在其流变过程中,出现了两种变化倾向:其一是注重对现实的揭露;其二是更加注重人情的刻画。  相似文献   
10.
朱萍 《学术研究》2000,(8):122-126
明清描写家庭兴衰的长篇章回小说有六部《金瓶梅》、《醒世姻缘传》、《林兰香》、《红楼梦》、《歧路灯》、《蜃楼志》。这一系列的作品分三个创作阶段明朝中后期作品,比较均衡地描写家庭上升期的盛况与家庭衰落时的衰败荒凉;明清之际和清前期作品,略述发家过程,详写衰亡过程;清中期作品,详写家庭走向衰亡的过程以及衰亡原因。从作品结构上可以分为昔日繁盛永不再来与绝处逢生两大类。这一题材的流变包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体现了小说作家深切关注社会现实的创作心态,揭示了封建社会后期整个社会处于没落状态的悲凉的时代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