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豆子 《家庭科技》2012,(3):36-37
四季之中,气温、气流等变化最为无常的当数春季。中医学上认为,春日的气候特征是以风气为主令,风邪既可单独作为致病因素,也可与其他邪气联合而令人致病。因为风无孔不入,表里内外均可遍及。春三月人体最容易受到风邪的侵袭,导致诸多疾病在春季高发、多发、复发,特别是心血管疾病、风湿病、过敏性疾病等。现代医学也认为,春分对人体而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崇文 《老友》2008,(4):59-59
《老友》专家门诊:我患高血压和脑两侧基底节区多发型腔梗,常服尼群地平、磷酸川芎嗪片、拜阿司匹林等药。近来,出现小腹隐痛、腹胀,时有便秘等症状。请问:我的胃胀和便秘是不是与服降压药有关?上高县·廖××  相似文献   
4.
王绩是唐初的隐逸诗人,他否定道教神仙思想,而追求生命质量,一生坚持服食;他服食的是草木类药物,多数具有滋补性能,他的服食与神仙术了无关涉。隐逸生活(包括服食)培养了他的自然情操,提高了他感受自然和闲居生活的审美能力,从而形成了他自然、淳朴、雅淡的诗风。  相似文献   
5.
《兰亭集序》凭借其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中国文化史上都有着无法替代的重要地位。《兰亭集》中的诗文及雅集集中体现了王羲之时代由魏晋玄风所引导的魏晋风度,名士借上巳修禊的习俗在兰亭雅集,而雅集中所创的诗文无不流露出名士的生死之悲、山水之情。同时,士人又浸于服食与饮酒之中,因寄所托,将服食与饮酒作为追求玄冥的途径,留连山水的媒介。最终形成了东晋名士清峻、通脱、华丽、壮大的诗文之"气",及以追求"玄"为核心的书法之"韵"。  相似文献   
6.
道教文化对唐代茶诗的影响是李白发其端,皎然为中继,到卢仝达到了顶峰,其间是道教文化所强调的服食作用被逐渐放大的过程。道教的丹道通过对茶道的影响也渗透到唐代茶诗的创作过程中,它对唐代茶诗的取材和造语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卢仝之后,道教文化对茶诗创作的影响逐渐减弱,这是道教文化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7.
蚕豆,又名胡豆、佛豆,为豆科植物蚕豆的种子,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研究表明,蚕豆可有效治疗抖抖病(震颤麻痹症). 中医认为,蚕豆性味甘、平,入脾、胃经,有补脾益胃,清热利湿之功,适用于脾胃不健、食少膈食、水肿、小便不利、黄水疮等. 蚕豆中含有大量蛋白质,在日常食用的豆类中仅次于大豆,并且氨基酸种类较为齐全,特别是赖氨酸含量丰富.  相似文献   
8.
魏晋南北朝时的很多诗歌表现出人们对长生、永年的强烈渴望,诗人或寄延年之望于求仙,或寄情山水、节欲避害,亦或以音乐解忧、舒缓身心,甚至以身试药、服食炼丹。诗歌是人们心灵情感的外化展现,这些有关养生的记述不但展现出人们在千余年前对养生保健所进行的积极探索,而且折射出时人在开展这些探索时的复杂心理。以魏晋南北朝诗歌为切入点,从养生方法、养生观念以及心理动因等角度对诗中的养生活动进行分析,利于深入了解魏晋南北朝时的养生思想,也利于对当时的养生环境作出恰当评估。  相似文献   
9.
魏晋南北朝医药与服食养生之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南北朝医药进步很快,在疾病诊断与治疗方法上取得很大成就,针灸普遍应用,药物品种增加,中外医药交流进一步开展。民问医生活跃于山野乡村,但巫医活动仍十分猖獗,科学与迷信交杂在民问医药风俗之中。服食养生是当时士人的一种风尚,服石行散、寻求仙药、炼制金丹与气功导引普遍存在于当时的民俗之中,反映了人们对延年益寿与长生不老的追求。  相似文献   
10.
药粥疗痔疮     
祁连 《山西老年》2009,(5):55-55
槐花糯米粥槐花10克,糯米50克。先煎槐花去渣取汁,用药汁煮糯米成粥,白糖少许调味。每日1次,可常服食。菠菜粥新鲜连根菠菜150克,粳米100克。洗净菠菜,用手撕开,与粳米同入砂锅内,加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