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5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7篇
社会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于何谓"善"的看法,陆九渊和康德都认为人心中存有先天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识,在如何发现先天的道德意识方面,陆九渊提出要"剥落物欲"以"发明本心",与康德通过排除一切经验的质料来得到"定言命令"的想法一致。这种相似性为二者的比较和对话提供了可能。以康德为镜,可以发现陆九渊的"心学"理论及其所继承的中国儒家伦理思想存在某种局限,以及由之而来的理论困境。  相似文献   
2.
杨慈湖诠释《诗经》颇有特色.他从自我“本心”出发,对《诗经》有一个“前理解”,即认定《诗经》三百首皆为“本心”之所发,均符合“思无邪”之旨.基于此“前理解”,他极力否定《毛诗序》对《诗经》的解读,并根据他之“本心”来决定对《诗经》古注的取舍.杨慈湖在以“本心”来诠释《诗经》的同时,也展示了自己的道德践履.  相似文献   
3.
陆九渊面临的时代课题是构建一个可以与佛道相抗衡的理论体系。在佛道盛行而儒学式微的背景下,陆九渊不可避免地要与禅师道士交往。陆九渊与佛道交往为其思想的形成储藏了丰富的营养,提供了诸多可资借鉴的资料。陆九渊对佛道的利用与吸收是全面性的,涉及到本体论、心性论及修养方法等方面。陆九渊站在维护三教所均有者与承续孟子道统的立场上,主张三教会通,吸收佛道的思想,以道外无事的本体论、心即理的心性观及发明本心的修养方法为纲要建立了融通儒释道三教的心学体系,成为儒家主张三教可以合一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4.
熊十力的形而上学,既是本体论,又是宇宙论。因为他坚持认为宇宙是进化的,是不断变化生成和创新进化的过程,其根本是"本心"的进化。"物质"在宇宙进化过程中既是"本心"进化的依凭,但又对"本心"进化产生阻力;"本心"进化一方面要借助物质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不断克服物质的阻力。"本心"进化的最高表现是人的理性和精神的自我发展和证成。  相似文献   
5.
王晓洁 《船山学刊》2010,(2):109-111
由于熊十力的修养工夫论源自于其本体论思想,而其本体论思想认为本体与心性是不即不离的,因而其修养工夫论便主要呈现为对于本心的认知与保任。具体而言,则主要包括自识本心、保任本心、断染起净、格物致知四个方面。所以,本文即立足于阐述其修养工夫内容与表现的基础之上,对其思想理路与特色进行相应的探析。  相似文献   
6.
改变中国哲学传统注疏式的解读方法,而以现象学为视角对儒家之"孝"做学理的分析而非文献注解,可尝试回答两个问题,一为"孝"的特征是什么,二为"孝心"为本有还是后天习得,从而可以看到"孝"的非线性、情景化的特征,那种"固定对象"式的处理方法是不可套用的.以此为基础可以看出"孝"本乎血性之亲却非本能可为,"孝心"是有待于培养的,而且无论是孝的践行还是学养都在人伦日用中,离开人伦日用没有"孝"可言.  相似文献   
7.
我一直相信,作画是一门写心的艺术。我愿意把画家们分两型来看,一类是技术型的,这类画家在艺术创作时处处讲究笔墨线条的技巧与变化、具体物象的到位与精确;另一类是造意的,权称写心一派,笔随性转,画作就是其人,画作就是其神,画作就是其心。王俭廷先生就是这类写意画家的典型,他在自己的墨苑小议中这样说道:“‘善驾舟楫者方能济江海’重要的是‘善驾’而非‘舟楫’。  相似文献   
8.
陆九渊“本心”观念有很强的实践指向,这也是以往研究中有所忽视之处。陆九渊十分关注道德意识与道德政治实践之间的内在关系,这既是孟子以来儒家政治思想的基础,也体现出陆九渊发明本心和将其转化为政治实践的一致性,从而体现为对民间疾苦的关切和改善民生的行动。  相似文献   
9.
陆九渊十分熟悉佛教之说,与禅僧交往比较密切,心学思想体现出明显的禅学特征。他反对佛教的祈福功能,主张为学应如禅学明心见性般简易直接、直契本心。在接引弟子时,陆九渊往往采取禅宗高僧式的直契学者本性,使其顿悟本心凡圣不异、人人不异。陆九渊借用了禅学的观念、禅僧的机锋和作风,用于发展自己的思想学说,提出与程朱理学不同的学术思想、学术理路,这是对儒学的发展。应该具体分析陆九渊思想中的各种知识因素,探讨禅学在其思想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才不会陷于一种简单和武断的判断。  相似文献   
10.
"万物一体说"是王阳明的核心思想,对中国哲学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以现代眼光重新审视王阳明的万物一体的思想,能更好地揭示儒家的仁爱之心。主要从人与万物、群己关系、成就自我、自我与群己四个角度来说明本心之仁的拓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