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44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10篇
社会学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整体为一的马诗23首,其结构体制显得宏大,内涵更加丰富。将咏马诗视为一组,可以透视出李贺这位“入世者的心灵轨迹”,即借马的困境窘态,表现经历的不平遭遇;借企盼伯乐识马,一展雄风,表现出强烈的入世求仕施展才华立志报国的志向;借“肉马”受宠,鞭挞时世,道出“千里马”生不逢时的慨叹;借“千里马”的典故,讽喻君王不识人才的现实,进而抨击时弊。  相似文献   
2.
李贺和比喻     
李贺的比喻和一般比喻差别很大,他经常颠倒喻词和被喻词之间的关系,给人带来震撼。这种比喻方法,不仅表现了李贺心中万物平等的思想,也展现了迥异现实的另一世界的景象。  相似文献   
3.
从外在的社会发展和内在的心理适应两方面分析李贺诗风的产生,指出李贺诗作瑕疵的产生是理想破灭后形成的叛逆性格决定的,为了避讳,诗人以飞白、含混 、偷梁换柱、分散、谐声等苦心孤诣的方式,包涵 了依稀可辨的反叛意识。  相似文献   
4.
李贺与波德莱尔本无生活交集,两人所处社会形态、历史背景与语言文字构成都有诸多差异。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也会体现出相似的历史进程,李贺与波德莱尔生长的社会都属于历史转折与精神文明陷入危机之时。他们以相似的艺术手段,对各自所处的社会生活进行理性再创作,从而揭示社会生活与艺术形象思维的本质规律,给后人留下了丰富多彩、富于个性、真实生动的诗歌典型形象与生活图景。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文学史上,李贺以所谓"长吉体"的奇诡诗风打动人心,针对这种独特风格的形成,台湾学者李文彬教授用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的语言学理论进行研究,颇有收获.作者探索了转换生成语法一些普遍而基本的规则与李贺诗歌之间的关联,确切地说,是三个规则内在语言能力的观念,句子结构不同层次的理论以及语法性的概念.它们被选中作为批评工具去解释李贺诗歌中出现的创造力、句法歧义以及反常表达.  相似文献   
6.
李贺诗歌以“奇”、“诡”、“怪”著称,而他诗歌中的童话色彩及其内蕴往往为人忽视。李贺善于把历史典故、传统文化当作心灵化了的素材,从童话艺术思维这一角度加以审视、分解、重组,并适当融入时代生活与时代意识,在传统与童话二者之间巧妙完成了异乎寻常的审美独创。  相似文献   
7.
李贺才情过人,诗歌的意象五彩缤纷,冷艳是其基本特征,此外意象的叠加、通感、跳跃、象征,又形成了其独创的风格和特色。  相似文献   
8.
张振谦 《兰州学刊》2008,(6):173-175
《太平经》与《真诰》是唐代文人生活中比较流行的两部道经。《太平经》的复文神符的组合方式影响了李贺、李商隐爱情诗语汇的重词复言。道符字体由隶书向篆体的转化是造成二李诗歌语言晦涩难懂的重要原因之一。《真诰》的爱情题材及语汇意象是二李爱情诗创作的重要材料来源。其古奇瑰丽的语言特色也深受道教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李贺的声望在两宋诗坛经历了一个由晦而显的变化过程。宋人论许重义理、主韵味,对贺诗奇警刻露的风格颇有抵触。这在北宋表现得尤为明显。南宋中、后期,李贺声名渐著,研究、仿习贺诗者日多,这与其时江西、江湖诗派末流流弊丛生,有识者欲以贺诗词采、意境予以针砭的努力有关。  相似文献   
10.
唐代诗人李贺的生卒年,自明末清初以来有多种说法。唐代杜牧《李贺集序》中关于李贺享世年岁等有关年月的记载,是目前考证李贺生卒年的最主要的、几乎是独一无二的文字依据。作者曾考索杜牧《樊川文集》中所有记载年月的数目字及其表达年数的涵义。在上述考索的基础上,探讨了杜牧用数词表达年岁的习惯用法———即虚年计数法,藉以考得李贺生于公元791年,卒于公元817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