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9篇
综合类   30篇
社会学   6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黎族作为海南岛的世居民族,具有独特的家屋模式和社会结构特征。文章借鉴"中间派群岛"家屋社会建构模式理论,通过对黎族家屋及其三角灶的文化象征、家屋与亲属关系以及家屋在社会交往中所建立的网络关系三个方面的讨论,提出黎族是以家族长为向心力的"中心型"家屋社会,在与家族关系并重的横向社会延续中,以好客习俗与互惠机制发展出由家屋到家族外的圈层结构和多种互惠形式并存的内在整合机制,进而实现了无文字黎族特有的家屋社会秩序及其文化延续,展现出海南黎族家屋社会的文化独特性。  相似文献   
2.
《琼州学院学报》2016,(3):32-37
黎族是海南岛的世居民族,因其独特的文化,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服饰。杞方言作为黎族的一个支系,探究其服装款式可以丰富黎族服饰研究。从款式的角度对杞方言女装进行深入分析,对襟上衣各部分花纹图案丰富多彩;偏襟上衣受汉服影响出现收腰结构;筒裙裙头、裙身和裙尾刺绣各不相同;肚兜是杞方言女性特有的服装,并对各地区服装款式的异同性进行了论述,解析服装款式特点,更好的传承和保护黎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3.
灌顶     
《中国民族博览》2015,(3):22-25
灌顶原为古代印度帝王即位及立太子的一种仪式,国师以四大海之水灌其头顶,表示祝福。佛教密宗弟子入门、继承阿闍黎位,或是修密僧人在修密宗时必须举行的一种宗教仪式,须先经上师以水灌洒头顶,灌表示诸佛的护念、慈悲,顶则代表佛行的崇高。灌顶是藏传佛教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宗教仪式,也是每个相当层次的僧人  相似文献   
4.
程昭星 《琼州学院学报》2009,16(1):27-30,23
本文论述唐宋及以前时期封建统治阶级的治黎政策。  相似文献   
5.
战争与媒体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在实力悬殊的非对称战争中,媒体策略的运用在造成以弱胜强或者强者不能赢局面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色列是地处中东危机频发的国家,拥有比较完善的危机管理机制,并通过战争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本文以2006年黎以战争和2008年至2009年之交的加沙战争为例,考察了以色列在两次非对称战争中的媒体政策的调整,政府新闻部门、国防军和媒体的组合拳是当今以色列在非对称战争中媒体策略运用的主要特点,并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因此,媒体战、信息战在今后的非对称战争中也将占据更为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6.
本文为《汉语大字典》读后笔记,先后对“亍”“丈”“两”“ ”“Ji”Bing”“令”“共”“ ”“兴”“兀”等字在形、音、义诸方面的解释作了考订,并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汪清 《伴侣(A版)》2007,(11):10-11
<正>养育了14年的孩子,突然之间发现不是自己的亲生儿。然而,"回归"之路亲也难疏也难。两个受到巨大伤害的家庭将医院告上法庭,索赔精神损失费90万元……养育了14年的孩子非亲生黎纯琳是南宁市某学校的医生,丈夫梁文奇则是这所学校的老师,他们  相似文献   
8.
从语言生态学的角度分析黎语杞方言与汉语生态接触的类型和趋向等问题十分必要。本文运用多种田野调查方法,考察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黎语杞方言和汉语的语言生态接触,认为保亭县黎语杞方言和汉语的生态接触主要分长期接触、深层接触和群体接触几种类型,其生态接触趋向包括语言转用、语言兼用和语言濒危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刘笃 《人才开发》2005,(6):41-41
黎光祖,男,1915年12月生,安徽省宿松县人。抗战前投笔从戎,驰骋抗日战争华北战场,长期在山西八路军陈赓部队,主要从事宣传工作,主编报刊。建国后在安徽总工会主要做宣传教育工作。原任安徽画报新闻图片社社长、省新闻出版系统顾问。  相似文献   
10.
我们准确理解"我生不有命在天",必须将其置于《西伯戡黎》的语境中,其中"天曷不降威?大命不挚,今王其如台"的语义考证是前提。"天曷不降威"是祖伊转述民之言;"大命不挚,今王其如台"是祖伊之言。"我生不有命在天"表现出纣对天命的极端自信,这是传统经史的主流理解,但一直未有确切的文献学依据。在"我生不有命在天"一语中,"不"并非否定副词,而是无实义的发声词,此语语义实为"我生有命在天",是商纣针对祖伊"大命不挚"一语而发。《西伯戡黎》文本中商纣一味迷信"命""天"的形象,是周人在天命观的影响下塑造的,是西周早期以其特有的观念反思商亡教训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