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6篇
  免费   13篇
管理学   8篇
民族学   143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11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234篇
社会学   1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仲唐——《格萨尔》唐卡最初从说唱艺人的简略人物画,到“拉日哇”的专门创作,再到19、20世纪宁玛派、萨迦派僧人专门绘制,逐渐成为一种史诗图像传承方式。这些仲唐或保存和供奉于寺庙,在某些特定节日展出;或被说唱艺人在说唱时展示,以对说唱进行祝福和加持;或被请到家中,作为财神或战神供奉;或被个人收藏和博物馆收藏。到了当代,除了专门的唐卡画师继续绘制仲唐外,一批接受过中西方现代绘画教育的画家进入仲唐领域,或独创,或集体创作;在题材方面,除了格萨尔王骑征等传统内容外,当代最杰出的说唱艺人扎巴(1906—1986)成为仲唐主角;在规模和形制上,拓展了从单幅到组图的范畴,形成从简略到细致的“格萨尔画传”。这些既反映出仲唐在传承和流变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呈现出开放形态,并不断反哺《格萨尔》口传史诗传统;同时,也反映出《格萨尔》日益成为藏族各种艺术形式扩延和流变的源头,推动其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2.
刘克 《天府新论》2020,(5):23-33
公羊学所建立的私人性写作体系,对汉代石刻文本的写作理念产生了深刻影响,写作成为士人传续道统的权利义务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方式。公羊学对于个性化写作风格的强调,在写作形态、功能、阅读等层面为汉代石刻文本带去了新的写作义法,读者只有通过对这些个性化写作方式的深切把握才能领会作者的特殊用心。汉代石刻文本在写作上通过改写、组合、剪裁旧文献而形成衍生型文本的创新实践和从学理逻辑层面对于撰述体系所进行的完整性、自足性论证与推演,有效地促进了士人文学批评传统的发展。公羊学在汉代把河图洛书视作人文肇始的圣典,这种基于图像和文字来探讨文本意义的阅读方式,孕育了中国左图右书的治学新格局,建立了一种新的阐释传统。从石刻文本写作方式及其价值的视角切入早期士人写作研究,为我们重新认识公羊学之于士人书写传统的作用开启了一扇新门。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金石文献极其丰富,《石刻史料新编》三辑即著录了《四川金石志》三卷、《安徽金石略》十卷、《歙县金石志》十四卷等书。另外,今人还编有《巴中石窟内容总录》《天柱山山谷流泉石刻》等书。这些书籍包含了许多宋人诗歌,现利用这些文献辑得宋佚诗39首,补充作者26人,又校正了作者及补充字句题序若干。  相似文献   
4.
本期导读     
<正>民族学·人类学本期藏彝走廊专栏,郁丹(Dan Smyer Yu)教授《安多藏族村落的生态:曼荼罗化》以详实的民族志材料,从生态人类学的视角对一个安多藏族村落中土地-神-人之间的独特关系进行了深描,探究了佛教如何与安多藏人的日常生活及地境形成特殊的人文生态系统。在他看来,"生态-神圣"地境传达着一种超越人类中心的生态观,佛教不仅仅是一种人类的心智行为,还是"内在-有情交流"、"共享的等级体系"及"互根性",其物质性表现为村落地境的佛教曼荼罗化,它与高度人文化的"九大神山"有密切的关联。剑桥大学人类学  相似文献   
5.
阿来的重塑神话作品《格萨尔王》,不仅相对史诗《格萨尔》篇幅有所减少外,小说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也有着独特的视角。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反映了在当代文化环境下的阿来对神魔和女性形象的认识。小说虽不能展示复杂的人物心理和宏大的战争场景,但诗史中的主要情节已经很完整,几个主要人物也形象个性鲜明。  相似文献   
6.
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世界遗产的北宋、明初帝陵其神道中最具有神秘色彩、神话传说以及等级体现的石刻非独角兽莫属。而宋、明帝陵之独角兽因为特征不同,实非一物,今人之研究对其有“角端”、“麒麟”、“獬豸”等几种称呼,且争议较大,而宋陵、明陵之独角兽到底属于何物,关键在于对其形态特征的观察、把握准确与否。经过实地详细考察,明皇陵、明祖陵独角兽与记载“麒麟”特征的有关描述相符合,可称为麒麟。明孝陵独角兽有二种,一种特征与“麒麟”同,可称为麒麟,一种特征与“獬豸”同,可称为獬豸。宋陵独角兽“唇长似角”的主要特征史书无载,今人对其称呼不同,多以角端称之。  相似文献   
7.
七千年前起源于美索不达米亚的印章在战国时期传入中国,压盖印章的封泥则在造纸术发明五百余年后转变为纸张。石碑起于战国时期的秦国,贵族彰显孝廉之风使得刻写墓志铭的石碑盛于东汉。以后为了书同文和一统今古经文之争,东汉皇帝利用石碑刻写经文。唐代佛经的传入,动辄就要捺印成千上万次佛像的宗教习俗,促进了印章与石刻拓片技术的应用,终演变成印刷术。冯道的贡献在于儒家经文的勘定和考生读本的普及,而非雕版印刷的发明。  相似文献   
8.
通过建立格萨尔史诗经典版本《霍岭》语料库,对其史诗的句子与诗行进行了计量分析,发现在《霍岭》语料库中,有30555个诗行,共有标点句42725个,其中散文标点句有12170个;完全重复的句子共有1321种,总重复数为5599次。  相似文献   
9.
格萨尔石刻作为藏族石刻艺术的一种,既受到藏传佛教文化的影响,同时又具备忠实史诗描述的特点。在格萨尔文化中,特别是对塑造和传播史诗英雄人物形象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从文化人类学视角对独特的格萨尔石刻艺术进行解读,探究格萨尔石刻艺术的起源、石刻艺术在《格萨尔王传》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及其艺术特点和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