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8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17篇
理论方法论   44篇
综合类   290篇
社会学   2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亚研究》2022,(4):F0003-F0003
一、中文1.专著王宏纬:《尼泊尔——人民和文化》,北京,昆仑出版社,2007年版,第53页。2.编著林承节编:《殖民主义史:南亚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15页。3.译著[印]阿马蒂亚·森:《惯于争鸣的印度人》(刘建译),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50页。4.报刊赵干城:《中国对印度战略浅析》,《南亚研究》,2008年第1期,第5页。《中印两国在新德里发表<联合宣言>》,载《人民日报》,2006年11月22日。  相似文献   
2.
15—19世纪的欧洲早期殖民活动与西非本土文明的发展有着广泛的联系。近代阿散蒂王国的兴起是一个全方面、深层次、多因素共同促动的结果,包括国家形态、经济结构、政治制度、军事力量等多方面变化,这些变化都不同程度地得到了大西洋贸易的推动。然而19世纪末阿散蒂王国不能摆脱沦为殖民地的命运,可见外部因素虽能在一定时期内为非洲本土文明发展产生促进作用,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非洲本土文明长期以来封闭缓慢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4.
5.
从威廉·琼斯在加尔各答创建亚洲学会,到亨利·托马斯·科尔布鲁克在伦敦创建皇家亚洲学会,英国东方学开始了本土化。从东方学者的呼吁到皇家亚洲学会雷伊会长的扎实推进,先后经过两位殖民官员克罗默和寇松为首的委员会的努力,亚非学院终于成功创建,它是英国东方学学科化的标志。此时的亚非学院在传播东方知识的同时,也为英国的东方殖民培养各类人才。随着殖民主义退出历史,亚非学院才回到了东方学学术本位上,英国东方学走向了真正的学院化阶段。如今,亚非学院是著名的东方学研究中心,它和“父辈”的皇家亚洲学会共同发挥着各自的优势,促进英国东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7.
8.
《南亚研究》2015,(1):161
一、中文1.专著王宏纬:《尼泊尔——人民和文化》,北京,昆仑出版社,2007年版,第53页。2编著林承节编:《殖民主义史:南亚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15页。3.译著[印]阿马蒂亚·森:《惯于争鸣的印度人》(刘建译),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50页。4.报刊赵干城:《中国对印度战略浅析》,《南亚研究》,2008年第1期,第5页。《中印两国在新德里发表〈联合宣言〉》,载《人民日报》,2006年11月22日。  相似文献   
9.
以电影为切入点,分析了近年来西方电影中的中国元素,阐释西方电影在对中国进行描绘时所带有的东方主义和后殖民主义因素.认为在西方人眼中,东方文明依然是一种"他者"的存在,西方对东方依然具有很强的误读性,想在文化上再现他们殖民主义时代的"辉煌".对于中国人来说,要打破这种现状,必须重建自身的文化主体性,并加强自身文化的输出.  相似文献   
10.
美国文学作品中的印第安人具有一定的模式特征:愚昧、凶残和难以逃脱的厄运。杰克.伦敦在短篇小说《强者的力量》中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印第安形象,他们的姓名奇特、相貌丑陋、行为粗野,长期处于落后和边缘化的状态,部落之间的纷争和内部的争斗导致了他们必然灭亡的悲剧命运。印第安人模式化形象的塑造和悲惨的结局是殖民主义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形象符合霸权文化和白人殖民者的双重要求,虚假的印第安形象使殖民主义者的掠夺和杀戮合法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