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7篇
社会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秘书之友》2011,(5):F0002-F0002
文徽明(1470-1559年),初名肇,后以字行,以子徵仲,号衡山居士,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少年时学文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54岁以贡生荐试吏部,任翰林院待诏,3年辞归。  相似文献   
2.
《秘书之友》2011,(11):2-F0002
沈周(1427~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翁;长州(今江苏苏州)人。工诗文、书法,尤擅绘画。人物、山水、花鸟都画得很好,而以山水画的成就最为杰出。其画派幼承家学,兼师杜琼、赵同鲁,后融汇宋元各家,尤其受是镇的影响更深。旱期多作小幅,画风比较细谨。  相似文献   
3.
明代中期,诗画契合更为明显。文艺趣味的"俗"化,除通俗文学外,诗画中也有明显反映。作为这一时期吴中诗画的主要代表之一——沈周的诗画,题材和形式都有"俗"化的特征。其原因主要有作者的平民化、市民化倾向,对"俗"认可的文艺观,以及诗画流通环节的商品化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大师与画匠     
清风慕竹 《社区》2010,(20):10-11
明朝时,在苏州城外的一个偏僻村落,有一处不太普通的农宅,房屋依竹林而建,前有花径、水塘,后有假山、亭阁,林深竹密,像一所清幽的寺庙。宅院的主人名叫沈周,以诗、书、画冠绝于世,历史上著名的风流才子唐伯虎、文徵明皆出于其门下。沈周出身世代书香门第,然不好做官,唯好寄情山水,来此做客的人。自然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他是特地把家从苏州城搬到这里来的。就是为了避开尘俗的喧扰,图个清静。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这一天,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乡村惯有的宁静。  相似文献   
5.
沈周简论     
沈周是15世纪中国最伟大的画家 ,也是明代中期苏州文坛的领袖之一。鉴于他的这种双重身份 ,本文从其诗文与书画创作的各个方面对他进行整体剖析与阐述。另外 ,对于沈周为何不愿出仕以及他所树立的以文艺创作为一生主要追求的新型文人生活方式的典型意义等也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在2010年3月14日"两会"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提及分藏海峡两岸的中国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吸引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温家宝总理在回答台湾记者提问时说:"我讲一个故事你可以告诉台湾同胞。在元朝有一位画家叫黄公望,他画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图》,完  相似文献   
7.
《吟窗小会》是沈周晚年在阅读《瀛奎律髓》等书时所作的诗话,集中体现了沈周追求"自然"的诗学思想,亦为我们提供了沈周阅读、书画创作之背景,是研究沈周及明代吴中文坛的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8.
徐慧 《唐都学刊》2015,(3):80-85,120
通过官宦之交,沈周所引领的吴中文人圈不断延展扩充,并由此开启了明中期吴中文学流派、吴门画派、吴门书派的全面繁荣,其广泛的官宦之交所积累的丰富的社会资本,至少还蕴含以下意义:(1)缓解经济生存问题和声名得到迅速传播;(2)礼物交往背后的政治意义;(3)也使作为文化符号的"沈周"具备了更为丰富的象征价值和符号价值。  相似文献   
9.
论多重性身份对沈周绘画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周为有明一代文人画大家,他集画家、诗人、隐者、名士、鉴藏家等多重性身份于一身,其各种身份与绘画创作、画艺成就均紧密关联,实际反映着文人画家在天份、师承、人品、学养、鉴赏能力、艺术素养及身份认定等诸方面的需求,亦相应涉及到绘画中的创作动机、审美标准、审美主体德行学养、画作功能等诸多问题.本文试借以文人画家沈周多重性身份于绘画的意义阐释引发对绘画创作及艺术精神的一些思考,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0.
沈周诗歌中表现出强烈的恋生、重生意识,这是一种非儒非僧非道的世俗生命观,是晚明重生享乐心态的预演。具体表现为沈周对百年长寿的强烈渴望、对身体衰老的关注记录以及面对艰难困苦生活及衰老死亡时的乐观豁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