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13篇
社会学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这三首诗是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所作.一日,玄宗和杨妃在宫中观牡丹花,因命李白写新乐章,李白奉诏而作。在三首诗中,把牡丹和杨妃交互在一起写,花即是人,人即是花,把人面花光浑融一片,同蒙唐玄宗的恩泽。  相似文献   
2.
沉香魅惑     
《东西南北》2013,(17):F0002-F0002
沉香进入中国人的生活,最早是以药材形式出现,史料址载沉香可“理诸气调中,补五脏”发展到唐宋时期走进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古代文人赋诗作画抚琴之前,都会焚一炉香,香气可以让居室的空气净化,能够安定心神,产生喜悦的情绪。如今人们出门前可能会喷一些香水,那么古代人们则会配香囊。此外,沉香还可以用来煮水泡茶,或搭配不同配料制成饮品,古人将这类饮品称为“沉香饮”,有多种配疗,起到不同的保健治疗功效、  相似文献   
3.
莆田是我国著名的雕刻之乡,李凤强生于当地颇有名望的四代雕刻世家,但他的天资聪颖和非凡的艺术视野,在家族与莆田,仍难寻可出其右者。今年年仅39岁的他,已载誉一身,数次破格评选工艺美术大师,在木雕界、沉香界,享有盛誉美名。但正值盛年的李凤强,有更远大更宏伟的理想,他追求的艺术人生,是一条通往极致的梦想之路。  相似文献   
4.
正是由于目前市场上优质沉香的稀缺,不论是古代沉香还是当代沉香木雕,艺术家都遵循一个创作的原则,将原材料发挥到极致,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浪费。特别是质地坚硬,油脂饱满的上品沉香一直是上等的雕刻材料。  相似文献   
5.
养鼻之道     
许松华 《社区》2011,(35):13-13
读张爱玲的《沉香屑:第二炉香》,一看见题目就喜欢上了。沉香,让冷漠高傲的张爱玲多出几分高贵、几分亲切。后来读丰子恺,才知道他更喜欢焚香:“眼睛看不到篆缕,鼻子闻不到香气,我的笔就提不起来。”  相似文献   
6.
<正>据李敖的老师殷海光研究,中国文化中"孝"字的意义被无限扩大化了,所以古人送礼之事,首推寿礼。《红楼梦》中描述贾母80大寿送礼情景时有这样一段文字:"自七月上旬,送寿礼者便络绎不绝。礼部奉旨:钦赐金玉如意一柄,彩缎四端,金玉杯各四件,帑银五百两。元春又命太监送出金寿星一尊,沉香  相似文献   
7.
张爱玲自<紫罗兰>上发表<沉香屑--第一炉香>之后,很快红遍上海.<万象>是当时最具影响力的刊物,<万象>也发现了她,探寻她在<万象>上的状况可为张爱玲研究提供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8.
沈嘉禄 《东西南北》2011,(15):76-77
香道,在明代以前,它被叫做香席,与挂画、品茶、插花一起并列为文人墨客的"四般闲事"。如果当作一门学问来研究的话,也叫香学。今天在中国大陆沿海城市,品香悄悄地作为一种时尚享受己经流行开了,相继开设的香道会所与香馆也成熏香品香的俱乐部了。  相似文献   
9.
众妙之香     
崔燕 《青岛画报》2011,(5):68-72
暗香浮动,袅袅轻烟,抚琴雅坐。4月22日到24日,由青岛三生缘艺术品公司主办的品香会在三生缘展厅开启。当代中国香道第一人刘良佑五位入室弟子之一的吴清先生应邀前来,现场开讲品香、鉴香、藏香之道。为三生缘多年挚友,曾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独奏古琴曲的陈雷激,携千年古  相似文献   
10.
每一块沉香原料形状都不尽相同,为最大限度呈现沉香之美,优秀的雕刻家同样要因材施艺,因此每一件成功沉香木雕作品都是偶得的材质和灵光一现的创意结合而成,它的创作难度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