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社会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并在瑞典文学院做了题为"讲故事的人"的讲座。其演讲生动质朴,一个个不同的故事,都彰显着他的性情与傲骨,简简单单,却透彻心扉。著名翻译家葛浩文对其演讲做了英文翻译,以同样朴实流畅的语言译出其平凡真挚的情感。本文以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为理论依据,从词语的选择、特色文化词的翻译、句式转换、译作风格、译文忠实性等方面对葛浩文所译的莫言"诺贝尔奖讲座"进行分析,得出其翻译以忠实为第一准则,基本完整地复制出了原作的思想,译文与原文具有同性质的风格和写法,语言通顺流畅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在界定翻译原则的基础上,比较了中西翻译理论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三家翻译原则,即中国严复的“信达雅”、英国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和美国奈达的“功能对等”原则,揭示出一条共同的翻译总则。  相似文献   
3.
奈达有关“翻译的性质”及“动态对等”概念的阐述是其翻译理论的核心,它们不是奈达自身翻译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而是继承和发扬了前人翻译观的结果;把奈达和泰特勒的翻译思想进行对比,则发现它们的直接源头可以分别追溯至泰特勒的“翻译三总则”及“优秀译文”定义,而这样的发现对翻译理论的发展和我们的翻译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泰特勒在1790年发表了《论翻译的原则》一文。其中,他提出的翻译三原则在中西方翻译实践中被广泛应用。本文以川端康成的名作「伊豆の踊子」(以下简称《伊》)为研究对象,探讨泰特勒翻译三原则的应用与我国不同译者具体翻译理论实践中的关系,以达到进一步加深对不同文学翻译理论的理解,提高翻译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清新隽永,全文父子之情溢于言表,曾被多次译成英文。以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来解读张培基和杨宪益的两个英译本,有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背影》的思想内容,也有利于指导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