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2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405篇
理论方法论   50篇
综合类   571篇
社会学   21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全面推进"四史"学习教育之际,秉持现象学"回到事物本身"的思维态度,有必要运用其"意向反思"方法对高校德育进行全方位的教育现象学反思.反思结果表明:我国高校德育存在三方面的"倾向性",即德育理念的理性主义和工具主义倾向;德育实践的认知主义和形式主义倾向;德育话语的权威主义和思辨主义倾向.为此,必须要着力推进高校德育"回到生命本身""回归生活本身""落到教育情境中去".唯有如此,高校德育才能找回"初心",更好地发挥其"立德树人"的作用.这既是教育现象学对高校德育改革的基本启示,更是遵照"四史"学习教育活动基本精神,促进高校德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3.
4.
"自我是封闭的还是开放的"是哲学史上的经典论题。现象学家有些批评康德的先验自我是完全封闭在自身之中的核心,有些认为它是完全开放在经验中的意向性自我。但实际上,康德的先验自我兼具"先验的封闭性"和"经验性的开放性";它是与任何经验相隔绝的纯粹形式条件,但同时必然展开在其经验性运用中。尽管先验自我具有突出的极点特性,但它同样在封闭性与开放性之间达到了平衡。所以,康德在笛卡尔主义的封闭自我与现象学的开放自我之外提出了第三种自我模式,这种模式具有理论上的自足性和不可替代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6.
7.
《精神现象学》的第三章涉及到一个重要问题,即由意识到自我意识的过渡问题,这是黑格尔的绝对观念论为克服康德自我意识的个别性使之成为客观的精神所迈出的决定性的一步。知性围绕着它的对象"力"所经历的辩证经验是有限性意识向着无限的第一步跳跃,当无限成为意识的对象时,意识将成为自我意识。但这只是自我意识的起点。黑格尔的自我是无限,一切实在性都包含在其中,因此它有待将自身展开为客观的精神。  相似文献   
8.
在某种程度上,对“人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探讨构成了哲学的核心使命,不同哲学家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构成了“人”这个同一性概念的差异化的不同侧面。可以从三个方面对此问题展开讨论:(1)苏格拉底对“认识你自己”的思考;(2)“人”这个词在汉语语境中的含义;以及(3)对作为一种现象的“人”的本质,尝试进行现象学的分析描述。从现象上看,人既是一种“能在”,也是一种“应在”,正因如此,人才有目的地、应然地创造自己的历史。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通过其符号化能力而具有自己的历史意识,因此能够积淀自己的文明与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孕育自身朝向未来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9.
大学中插秧式教室的普及,无形中奠定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形成的这种固定了课堂模式与现代自由创新的时代氛围不相符合,也难以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重塑"插秧式教室"教学模式也就成了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传统认识论由于预先设定一个有待认识的对象,因而必然产生与之相对的认识主体,主客二分的前提使得认识论面临两大无法回答的难题:一是我们的意识如何超越自身切中在它之外的认识对象?二是存在于具体时空中的认识如何能够超越当下获得普遍性和一般性。胡塞尔致力于寻找不以非确定性为假定前提的出发点,他认为他在我们的意识生活中找到了这样的出发点,那就是对直观中所给与的东西的描述。通过本质直观的方法和"立义—立义内容"的认知结构,胡塞尔以一种全新的现象学的方式超越了近代唯理主义和经验主义的认识论,感觉材料作为认识开始的地方在胡塞尔现象学里得到了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