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13篇
社会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阿Q正传>的阿Q形象分析,向来聚焦于化失败为胜利的"精神胜利法".进而解读为性格的"双重性":骂人、施暴、自尊、自大、自慰、向往革命,又任人骂、任人欺、自贱、自卑、顽固保守、传统卫道.那么"精神胜利法"与"双重人格"的成因、心理机制,不得而知.借鉴兴起于十九世纪而兴盛于二十世纪的西方虐恋理论话语的观照.将会看到:阿Q的自贱、自卑、受虐心理及其行为表现,原来正是根源于他的自尊、自大、施虐,反之亦然,二者相反相成、互包互孕、互动互应,由此构成阿Q独特的虐恋人格."精神胜利法"正是其实现由受虐到施虐的心理转换的法宝:通过受虐来达到虚拟中的施虐目的;施虐虚拟,也即是"精神胜利法".由此成为阿Q受虐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矛盾学说,揭示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关系,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它通过先秦时期哲学、汉--唐时期哲学、宋元明清时期哲学产生和发展起来,并随着自然科学和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一些进步的思想家必然把辩证法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3.
留一,是拟新建的一种汉语修辞格,是指在语言使用的过程中,故意把整体中的某一部分或虚拟的一部分划出来,作为事物的相反的一面,从而使语言产生出特殊的生动的表达效果。这一辞格,不仅见之于某些夸张,还存在于貌似夸张却并非夸张的语言现象中。它与“舛互”辞格的主要区别是:留一辞格的运用者不是先全部肯定或全部否定,再部分否定或部分肯定,而是早就故意留出一点(一部分),并且前后句的语义指向基本是一致的,并不互相舛错。  相似文献   
4.
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它揭示出自然界、社会和思想领域中的任何事物以及事物之间都包含着矛盾性,事物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设计是一个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相反相成与相辅相成”的思维方式有益于拓展设计思路,是一个“从问题到问题自身”的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是设计师需要重视的哲学智慧.  相似文献   
5.
陈寅恪先生在学术研究中对矛盾普遍存在而又呈现为对立统一问题的研究情有独钟。其视华梵融合是相反相成的典型先例;而唐代的胡化和汉化问题、地域观念和全国观念、高门士族和寒门士族的对立与协调则有时成功有时失败;至于三纲六纪和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冲突,更始终没有得到合理解决。对于民国年间中西文化冲突中产生的西化倾向和保守主义的对立,陈寅恪先生不仅坚持调和或中庸的态度,还相信相反相成能使中国文化得到振兴。陈寅恪的相反相成说是针对20世纪前半期中国思想界论争频起、各种主张自以为是,尤其是在对待中西文化关系的态度上的巨大分歧而发。他有意弘扬相反相成的哲学原理,并通过发掘历史上对立事物或成功融合的事例,或对立造成悲剧的不合理现象,表达相反相成的愿望。  相似文献   
6.
唐代诗人懂得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在诗歌创作中,经常以矛盾的一方去表现另一方,以相反致相成,诸如对于"有与无"、"动与静"、"明与暗"、"宾与主"、"答与问"等矛盾,每每采用"以有见无"、"以动见静"、"以明见暗"、"以宾见主"、"以答见问"手法,使表现对象的特征鲜明化。  相似文献   
7.
老子“反”范畴之哲学内涵的生成及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文强 《船山学刊》2008,(4):107-110
“反”是老子哲学辩证思维的中心范畴。从词义的角度看,老子“反”范畴有“相反”和“返回”两层含义;而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老子“反”范畴则包含“相反相成”和“返本复初”两方面内涵。老子“反”范畴所蕴含的辩证方法对后世哲学和艺术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社会中.老龄化的到来有其一定的必然性。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因为实行了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所以在老年人增长的同时,青少年急剧减少,这两者“相反相成”使中国的老龄化进程猛然加速。老龄化直接的社会后果:一是老年人口增多,社会负担增加:二是劳动力短缺,社会供给减弱。有一个指标是用来说明这方面情况的,这就是“老年赡养比”。“五普”数据表明:目前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大概占75%左右,老年人口占10%.两者是75:1。而到了2020年.据专家估算.会达到4-5个劳动年龄人口养1个老人。当然,这样的发展趋势还会继续,于是,有研究者据此将老龄化的前景描绘得很可怕。但是,仅看老年赡养比是不全面的,因为还有一部分被赡养人口——儿童没有被考虑进去。  相似文献   
9.
美与和谐     
和谐是各因素之间的协调一致,是美的基元。相反相成,对立统一,是形成和谐的根本原因。和谐美是形象的、有魅力的、具有生活的肯定性的。自然美的和谐偏于形式;社会美的和谐偏于内容,以人与人的关系为中心。和谐社会囊括并超越了社会美,且辐射到自然美、艺术美、科学美等领域。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伟大的美学工程。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图从《廿载繁华梦》主要人物周庸礻右的塑造上所运用的艺术对比手法——相反相成、烘托和平行并列式的对比,探寻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派小说家黄小配的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