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228篇
劳动科学   17篇
人才学   66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80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299篇
社会学   27篇
统计学   1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十一世纪是人才的世纪,人才已经对企业的成败发挥着立足轻重的作用,而在当前的知识型社会中,最重要的人才之一便是知识型员工。所谓知识型员工,即具备专业知识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员工,同时具备学习能力强、创造力强、自主性强等优势。除人才之外的一个竞争优势即管理,管理只有方法适当才能取得成效,而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可借助以"人为为人"观念为核心的东方管理学,来达到企业与员工个人的互利双赢。本文首先概述东方管理学,其次举例知识型员工的优势,而后给出知识型管理学的运用建议。  相似文献   
2.
"因素—结果"模型是研究知识型员工流动的经典模型。依据该模型,研究着重探讨了个体特征、组织结构和外部环境对员工流动的影响,而将模型的中间变量即个体认知默认为完全理性状态。这种研究范式忽略了主观认知偏差对决策的影响,造成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偏离。本文基于前景理论"有限理性人"的假设,引入五类认知偏差变量,分析主观因素即认知偏差对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动决策的作用过程。  相似文献   
3.
裴宇晶  赵曙明 《管理科学》2015,28(2):103-114
对中国情景下知识型员工的职业召唤对组织承诺、工作满意度、离职意愿等工作态度的影响以及职业承诺在职业召唤与上述工作态度的中介作用进行实证检验。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和已有关于召唤的相关研究结论,提出职业召唤-职业承诺-工作态度的关系假设模型,并以981位国有、民营及外(合)资企业的知识型员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结构方程建模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情景下知识型员工的职业召唤对组织承诺、工作满意度和离职意愿均有显著正向影响,职业承诺完全中介职业召唤与工作满意度和离职意愿的关系,部分中介职业召唤与组织承诺的关系。在中国情景下验证西方关于职业召唤的研究结论,结果表明职业召唤的培养对企业知识型员工的职业承诺、组织承诺和工作满意度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职业召唤理论在中国情景下的验证和完善以及知识型员工的管理理论和企业实践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型员工对其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如何对中小企业知识型员工进行有效的心理契约管理是近几年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通过对知识型员工的概念及特点、心理契约的概念及特点进行系统梳理,分析了影响心理契约构建的主要因素,阐述了中小企业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的形成过程,提出了一系列加强中小企业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管理的建议和措施,以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
工程技术人员是企业发展的宝贵财富,他们的工作状态、工作行为,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必须高度关注这个群体的内心变化,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心理疏导,确保他们工作顺心、生活舒心。  相似文献   
6.
正高校是人才的孵化器,肩负着培养人才、造就人才的重要历史使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纳入教育教学体系中,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乃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实验教学是理论结合实际的桥梁,是培养学生由知识型人才向能力型人才转化的重要途径,由于实验教学具有直观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1]。实验教学不仅涵盖  相似文献   
7.
工作倦怠是指因长期的工作压力得不到缓解而产生的一组负性综合征,如极度的身心疲惫、厌弃工作、没有成就感等,它通常被定义为情绪衰竭、玩世不恭和无效能感三个维度。工作倦怠在国内的研究起步较晚,并且多是从管理学的角度研究的,而本文尝试从社会工作的角度探讨知识型员工的工作倦怠问题,并运用企业社会工作的技巧给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以缓解员工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员工自身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呈现新世纪中国鲁迅研究领域出现的"悖论鲁迅"的现象,分析该现象背后的"本质化"问题和走向"意识形态"的可能,指出目前应对该问题而产生的"丰富性鲁迅"、"作为方法的鲁迅"和"范式鲁迅"等认识方式的局限,认为建立在"知识型鲁迅"这种新认识论基础上的鲁迅研究,可以促成理性对话,走向可交流的"真"。  相似文献   
9.
正第三次科技革命促使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前两次技术革命相比,这场技术革命使得知识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的未来再也离不开知识创新,传统企业也逐步向知识型企业发展。日本管理学家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于1995年首次提出"知识创造理论",他们将日本企业的成就归  相似文献   
10.
<正>"刚性"本是物理学上的一个概念,意指在外界环境变化的条件下物体保持不变的特性。自从巴顿将"刚性"这一概念引入到核心能力的研究,国内外掀起了一股研究企业核心能力与核心刚性的热潮。有的学者推崇能力陷阱观,认为片面强调核心能力静态效率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