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7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4篇
社会学   27篇
统计学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媒介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机制与机构,既是记忆的载体,又是建构记忆的主体。它承担了记录、书写与重构等多重使命,帮助社会个体与群体进行回忆。从这一视角出发,采用影视文本分析的方法,结合叙事、话语、记忆等相关理论,对凤凰卫视中文台自2005年以来的"知青"主题纪录片的"记忆"过程进行了系统的考察。研究发现,媒体通过个体的记忆叙事来建构知青的社会记忆,并由此形成媒介记忆框架。在这一记忆框架中,"还原事件""反思事件"及"青春无悔"构成了最重要的记忆主题。在知青个体记忆叙事层面,知青通过回忆和叙事,将"上山下乡"运动及卷入其中的各种权力要素建构为一场特殊的青春场域,在这一由记忆所建构的场域中,宏观的国家权力、中观的国家权力弥散形式及微观的网状权力共同作用并形塑着知青的青春记忆。  相似文献   
2.
50年前的秋天,我们来自全国各地的33个知识青年,先是乘坐火车到了榆次的东赵,后又由马车拉到了一个叫训峪的地方,也就是电影《老井》创作的原型地,从此开始了我们的知青生涯。训峪村缺水,每天天不亮,庄户人便排了长长的队,挨个儿绞动着辘轳,全村的几百口子庄户人和那些大大小小的生灵全靠这辘轳井里的水。训峪村的人们住在窑洞里,有石窑,有砖窑,大部分是土窑洞,出门没有几步便是沟沟梁梁。  相似文献   
3.
吴志菲 《新天地》2012,(12):10-11
在中国知名经济学家中,作为十八大代表的胡鞍钢无疑是其中颇具传奇的一位:高小毕业就下乡的知识青年、工科博士出身的国情专家、以弱势群体代言人身份自居的经济学家;所编的每期国情报告都被送到国家领导人的办公桌上,且一直被视为中央政府的高层智囊人物。胡鞍钢很忙,59岁的他不是要出差,就是在讲课。他说,自己是一个热衷于知识报国的人,他非常敬佩老一代科学家,他的人生定位从一开始就学习他们为国家贡献自己的智慧。  相似文献   
4.
吕才林 《当代老年》2014,(12):32-33
1968年,大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我也不例外。虽然“知青”的生活很苦,但对于特别喜爱唱歌画画的我,却有了更大的空间。我和几个同学到随县(现为随州)药山公社五大队四小队插队落户。这个队是“农业学大寨”的样板。  相似文献   
5.
《江西社会科学》2016,(10):119-126
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共和国历史上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对社会影响深远的大事。从江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历史进程看,为期20多年的这段历史经历了兴起、高潮和退潮三个阶段,其性质也从最初发展农业生产的垦荒活动,到调控劳动力就业的手段,最终转变为知识青年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运动。纵观这段历史,"文化大革命"前的上山下乡是国家计划经济条件下调剂劳动力的一种手段,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而"文化大革命"中的上山下乡运动,无论以社会进步抑或从知识青年一代整个发展的标准来衡量,总体上都应加以否定,但它对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乃至少数城镇青年的成长仍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1966年文化革命中,高考制度被废除。1968年,随着毛主席的一声号令“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1700万城市青年奔赴农村,奔赴边疆。千百万年轻人的命运随之改变。1977年,关闭了11年的高考大门被打开,570万中国城乡青年在同一时刻走进考场。千百万年轻人的命运又随之改变。影片《高考1977》把这两件改变千万年轻人命运的大事,浓缩在一个银幕上,作为第一部这样的影片,怎能不引起轰动效应?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60年代席卷全国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距今已经整整40年。在40年后,让我们将目光对准这样一群人——他们与异地知青结为伴侣,在最艰苦的地方工作生活。退休后,他们辗转回乡或来到伴侣的故乡,维系家庭完整的同时,也品嚼着生活的五味——  相似文献   
8.
上个世纪70年代初,天津知识青年长征队徒步一千多公里来到山西最南端的平陆县穷困山区毛家山插队落户,他们的事迹当时闻名全国。那时,我还在平陆县文化馆工作,应山西省出版社约稿,要求我画一套《战斗在毛家山的知识青年》组画。为此,1970年8月的一天,我来到毛家山采访,找素材,正遇上第二天全体知青要到几十里外的黄家庄原始森林去背树。翌日,我和毛家山的知青半夜三点起床,早饭后一起去黄家庄,赶到时已中午12点了。这里山高路远,沟壑纵横,山路崎岖,路途艰难。因为交通不便,当地人很少出门,据说许多人还没见过汽车,甚至连自行车都没见过。任何交通工具在这里  相似文献   
9.
10.
生命的烙印     
徐镇琪 《老年世界》2010,(15):32-33
一生最难忘的经历 上世纪60年代是我一生最难忘的。那时学习雷锋,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是那么让人刻骨铭心。呼和浩特市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农村扎根干革命的热潮。邢燕子、董家耕的光荣事迹在我心中荡漾。16岁,初中毕业的我,决心响应党的号召,到农村去,接受锻炼。在部队工作的父亲很支持我,他的亲密战友王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