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6篇
社会学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王增 《山西老年》2011,(8):61-61
英国神经病学研究人员进行一项研究,发现工作到65岁或超过65岁能够推迟老年痴呆症的患病时间。研究人员从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与老年痴呆症研究基金会提供的临床数据库资料中选取382名“有可能”罹患老年痴呆症的男性进行研究,研究对象的平均退休年龄为63.3岁。研究人员随后比较这些人的退休时间,  相似文献   
3.
马灵芝 《职业》2011,(24):122-122
PBL教学法是美国神经病学教授首创的"以问题为核心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缩写为PBL)"教学模式,PBL的核心是"以问题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演员,教师是导演,学生参与全过程,教师只在关键时刻起点拨和教练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神经病学教学团队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一贯坚持教学团队的建设理念和策略,以教学为主线,提供良好的教学实践平台,以实现培养人才的远大目标。我们为社会培养的,是将来要走向临床工作、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医生,因此,加强神经病学教学团队的建设,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神经病学是为临床医学生提供的一门课程,与其他学科相比,它具有更加专业和更加抽象的内容,这就给临床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而应该寻找多种教学方法以改进神经病学临床教学质量。两种记忆方法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较好、较快地理解、记忆神经病学症状,进而掌握神经病学其他相关知识,更好地为神经病学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媒体技术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取无记名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多媒体课件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结果绝大部分学生喜欢多媒体教学方式。学生普遍认为多媒体教学生动、易懂、重点突出;认为多媒体教学能使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突出(74.78%);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便于记忆(82.61%);增加课堂信息量,扩大学生知识面(85.22%);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88.26%);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90.43%)。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很有必要继续使用多媒体教学。结论多媒体技术既解决了传统教学无法解决的问题,又改变了教学方式;创造了一种愉快的学习环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使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美国最新研究发现,受肥胖症和由此引发的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困扰的人更容易罹患痴呆等认知疾病。 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研究人员在3月号《神经病学》杂志上报告说,这一结论是他们在对近5000名平均年龄66岁的女性进行跟踪调查后得出的。  相似文献   
8.
谈神经病学临床实践的思维创新、实践创新、理论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神经病学临床实践为基础,阐述神经病学临床、教学、科研实践中创新应具备的三个条件:第一,知识储备是创新的基础,核心是知识的完整性和思维的逻辑性;第二,创新的外部环境和个人的内在素质,强调创新要有良好的氛围和全面的个人素质;第三,创新过程的三个循环,从思维创新到实践创新,再到理论创新,是一个不断思维、不断实践、不断创新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世界卫生组织(WHO)所确认的针灸适应症的63个病种中约2/3属于神经系统疾病。这就要求盲人康复专业(以下简称盲康专业)学生掌握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的神经解剖、症状及常规诊疗的内在联系,以满足临床工作对盲人康复医师的要求。盲校学生的生理缺陷与神经病学课程的特点存在着冲突。盲生的生理缺陷是视力障碍,常用的挂图、幻灯及疾病视频等教学手段很难在教学中运用;学生出  相似文献   
10.
医学专业学位型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提升了研究生的临床技能?在培养过程中不仅要着重培养研究生的临床能力,而且训练科研思维,将临床与科研相结合?为培养合格的专业学位型研究生,学校?学院及科室要调整教学模式,导师的指导作用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