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3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6篇
社会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杨剑锋 《职业》2012,(2):124-125
用联轴器连接电动机的离心泵,在安装完成后,电机轴线与泵轴轴线常常无法保证刚好同轴,两轴一般呈现既倾斜又偏移的情况。两轴不同轴会造成机械能损耗增加,导致离心泵效率下降;不仅产生噪声,还会引起不正常的振动,甚至会引起共振,并且对两轴会产生疲劳破坏。因此,在离心泵安装过程中,一道重要的工序就是联轴器的安装和找正。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离心泵在输送黏性介质时,叶轮出口角对泵性能的影响,采用FLUENT软件,对2种不同叶轮出口角的 离心泵,分别在清水和5种不同黏性的油性介质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预测离心泵在各工况下的水力性能。结果表明: 输送介质为清水时,增大出口角能提高扬程但会降低水力效率;介质运动黏度介于10. 80~ 65. 00 mm2/s时,增加叶轮出 口角能同时提高扬程和效率;介质运动黏度≥65. 00 1111112/S时,增加出口角不能改善其水力性能。文章研究结果能改善 离心泵的水力设计方法,确保泵的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离心泵内部断气过渡过程,课题组采用Eulerian Eulerian非均相流模型和SST κ ω湍流模型对泵内气液两相流动断气过渡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揭示了泵内过渡过程流动规律,确定了泵内断气过渡过程结束的判定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泵出口气相体积分数作为判断断气过渡过程结束的依据更为准确,当t>0.6 s后,泵出口气相体积分数不再随时间变化,可视为过渡过程结束;从蜗壳第Ⅰ~Ⅷ截面上的气相体积分数和压力变化来看,各监测点上气相体积分数的时均值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基本相同,均先波动一段时间,再迅速减小,最后趋于稳定;各监测点上的时均压力先快速上升再上下波动。研究结果对进一步改进泵的结构设计以及提高泵运行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介绍水厂离心泵节能计算的理论基础、调速运行测试问题和运行分析。并得出5点结论。  相似文献   
5.
景电工程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显著,为地区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发挥了巨大作用。灌区泵站水泵较多,总装机25.97万千瓦,泵站机组最长的已经过四十多年的运行,泵站机组设备老化,带病运行现象十分突出。本文作者结合实践经验,就对景电灌区泵站机组运行过程中的水泵断轴原因做一简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从现有的二维水力设计软件出发,依据叶片木模图、型值点数据,利用Pro/E Wildfire4.0软件,实现了扭曲叶片的三维造型,为后续对叶轮流道进行流场分析和叶片数控加工提供了模型基础.  相似文献   
7.
我公司水煤气车间循环水冷却系统主要由敞开式循环水池、凉水塔、冷热水泵、水煤气发生炉等设备组成.冷、热水泵选用IS型离心泵.原设计在地面上安装离心泵,在其底部吸水口处加装底阀.但经一段时间使用,发现有如下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教材 《化工原理》 在离心泵安装高度计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和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离心泵的工作效率,课题组根据设计要求对其进行水力计算,利用CFturbo软件对离心泵进行三维造型设计,将模型导入ANSYS ICEM进行网格划分,利用FLUENT求解器对不同流量工况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比较不同工况下的流场分布。此外,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水泵进行扬程、轴功率和效率等性能参数计算,并将结果与CFturbo的预测值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二者的性能曲线趋势基本一致,运用遗传算法对离心泵的水力性能进行优化,对比优化前后的性能曲线,结果表明优化后离心泵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0.
离心泵性能实验是化工原理实验教学的重要内容,结合离心泵性能实验的教学实践,就实验内容的选择,实验理论课的讲解、电化教学手段的采用、实验成绩的考核办法、实验指导方式的改革以及对实验教学过程中的流量Q的处理和数据处理的改进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