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162篇
理论方法论   21篇
综合类   207篇
社会学   8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一批青年,引领时代的思潮;一所大学,影响国家的走向;一栋建筑,记录岁月的风云。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的北大红楼,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近代建筑。这座建筑通体红砖砌筑,红瓦铺顶,砖木结构,平面呈工字形,前身为北京大学第一院。北大红楼,是我国最早烙刻下红色印记的地方。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一批引领时代风潮的先行者,在这里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进步思想,一件又一件扭转历史进程的事件从这里发轫,汇聚成改写中国命运的滚滚洪流;《吾人最后之觉悟》《文学改良刍议》《庶民的胜利》……一篇又一篇气势如虹的“檄文”在这里发布,将传统文化中的陈旧与腐朽逐一击溃;科学主义、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一股又一股的思潮在这里交锋,一番“激战”之后,马克思主义脱颖而出,成为引领中国前进方向的指路明灯。  相似文献   
4.
20世纪30-40年代的藏区摄影呈现出科学主义指导下的视觉再现,这种看似中立客观的影像背后隐藏着文化与视觉的现代性.通过这种视觉呈现,西方人展示了两种关于西藏的想象,本土知识分子的藏区影像则是希冀通过“可见的边地”来引导知识启蒙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  相似文献   
5.
西方主义既源自西方,也来自东方。西方主义者眼中的西方社会犯有四重罪:西方现代城市化、西方商业化、西方工具理性和唯科学主义、西方开放社会无宗教信仰与性道德混乱。从上述四个方面分析西方的人文知识分子对西方社会的批判,辨析根植西方的西方主义者如何被伯鲁马视为"敌视"自己的国家,厘清源自西方的西方主义者与反西方主义者的双方辩驳,为误读西方主义这一当代社会思潮的中国读者提供看待东西方社会的不同视角,有益于国人在传统向现代性转型期和中西方文化交流中摒弃非黑即白的僵化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6.
基于西方学界关于语言学的重新定义和以19世纪初期为西方语言学学科历史起点的断言,西方语言学发展表现出渐趋明显的科学倾向,这一倾向可解释为科学范式。西方语言学(史)中存在三种科学范式:"‘科学(的)’语言学"、"语言科学"以及"语言学中的科学主义",代表了西方语言学由于所及问题和研究途径的不同而形成的学术流派。三种科学范式由前向后发生过范式转换,基本上是沿着语言学发展的整体脉络与演进路径序次发生的,即"‘科学(的)’语言学"范式支配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发展,"语言科学"范式贯穿结构语言学的演进历程,而"语言学中的科学主义"则凸显于生成语法。  相似文献   
7.
科学主义在近代传入中国并兴盛一时。中国的科学主义者在传播科学主义的同时,也把马克思主义学说介绍到中国,这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有两个时期的推动作用是比较明显的,一是维新时期的科学启蒙思想家对社会主义学说的介绍,二是五四时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借用"科学"旗帜来宣传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8.
宗教与科学是影响人类社会最大的两种普遍力量。在人类经历了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三种语境的变迁之后,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宗教与科学不仅仅具有冲突性和排斥性,而且还有很强的互补性和包容性。尤其在当今人们对工具理性和唯科学主义疯狂崇拜的时代背境下,我们只有认识到宗教与科学的互补性和包容性关系,才能深刻地理解宗教对人的精神生活和社会健康发展具有的重要积极意义,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人性的根基。  相似文献   
9.
日本早期的“东方学”研究对原始儒家赖以生存的思想根基,如“圣王传说”进行了初步的颠覆性的研究,此种学术研究为日本明治维新后“脱亚入欧”社会思潮之反映。受此学术意识之影响,中国早期对神话认知成为启迪民智的工具之一,即通过改造或进行古史研究来达成某些政治夙愿。同时中日早期神话学者研究方法也有诸多趋同化的表现:如均遵从文字、音韵、训诂的传统考据法;共同推重欧洲汉学界惯用的历史与语言相结合的传统语文学研究法,而拒斥葛兰言使用的社会学与历史相结合的新方法。上述方法试图借助对材料或知识的梳理从而复原历史真相,是一种旨在追问真相的求真求实的科学主义态度,而此法对于本身以“神圣性或信仰性”为精神特质的神话来说,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10.
源于统计学的虚无假设检验自引入到心理学研究后,便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成为科学主义心理学兴起以来运用最广泛、影响力最大的心理学技术,但国内外心理学界对虚无假设检验方法的使用皆存在诸多的问题和错误,突破了其应有的边界。究其历史及发展,对样本容量的依赖,显著性结论的不确定性,以及无法提供结果的可重复性等是虚无假设检验方法被集中诟病之处。效果量是影响统计功效的重要因素。引入效果量的概念,报告和解释效果量,将效果量作为研究结果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对虚无假设检验理论与技术的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