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3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6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208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54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232篇
社会学   23篇
统计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释比”是羌族文化的集大成者,在羌族人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精神领袖的角色,是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对象。在对羌族“释比”的来历和社会角色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论述了“释比”的传承过程,并首次对其谱系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2.
梳理村落空间及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空间研究路径、理念和趋向,在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过程转向"和新人文地理"文化转向"中回溯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空间建构的学理基础以及现实因素,构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空间过程演变与反思的整合性框架,有助于引导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3.
非常规突发事件通常会对区域的社会文化环境产生巨大冲击与破坏,导致具有显著地域特征的民族文化遗产在危机后的长期保护与传承面临严峻挑战。羌族音乐是羌族特有的文化符号,也是我国西南地区特有的民族文化遗产,汶川大地震对羌族人口聚居区域的破坏也给羌族音乐这一文化形式带来了重创。在震后羌族音乐的保护和传承问题上,"文化游牧""感情漂移"和"文化夷平"是当下所面临的主要难题。在当前的时代环境下,对以羌族音乐为例的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一方面需要学界的积极引导和激励,让广大羌族民众产生自我文化认同,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自觉地进行文化保护;另一方面,政府应当发展民族经济,处理好新媒体时代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保护和发展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其在传承保护民族文化中的职能。  相似文献   
4.
徐献 《中国民族》2008,(7):F0002-F0002
四川省汶川县龙溪乡的夕格羌寨,虽然距离县城不远,但是,四面的高山阻隔了他们,使这里成为全乡惟一不通公路的寨子,与外界的隔绝,使夕格人始终保持着羌族人纯朴热情的性格,龙溪乡是汶川县羌族“释比”(即本民族中有威望的老人。汉语称为“端公”。他们是羌族文化的主要传播者。其传承靠口传心授。)  相似文献   
5.
曹智  何曼 《中国民族》2008,(7):24-26
邱光华,四川茂县人,羌族。 1957年4月出生,1974年4月入伍,1976年6月入党,大专,大校军衔。  相似文献   
6.
梁黎 《中国民族》2008,(10):57-58
9月7日,在人民大会堂四川厅,民进中央、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华文化学院、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等联合主办了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的《羌族文化学生读本》首发式,并向四川地震灾区学校学生捐书1万册。来自灾区的北川中学、八一帐篷学校的师生代表灾区学校师生接受了这批珍贵的图书。与《羌族文化学生读本》同时出版发行的还有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羌去何处—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专家建言录》一书。《羌族文化学生读本》是中国迄今为止第一本为学生写的少数民族的文化读物。为一个少数民族写文化读本,在全国尚属首创。这本印制精关、内容丰富、适合中小学生的文化读本从写作到成书,仅仅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创下了我国图书出版的先例,是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一个生动写照。  相似文献   
7.
卢甘国考     
本文就宋代文献中经常出现的"卢甘国"这一名词进行考证,辨清了以往学界的误认,得出了卢甘国就是今青海省东南部黄河源头的古羌族部落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氐族是古代羌族、三苗和东夷族融合的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氐族来源问题一向为学术界所关注,或认为来自羌族[1],或认为来自三苗[2],或认为来自南诏[3],甚至认为来自河北[4],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根据学术界关于东夷族、三苗西迁的有关论证,特别是考古学关于作为氐羌文化代表的寺洼文化具有江汉流域考古文化的某些特征———比如寺洼文化中的陶鼎,其特征是器形较小、敛口、浅腹、三实足、素面,这些特点与长江中下游湖北境内原始文化陶鼎的特征一致———结合作为氐族故乡的甘肃陇南地区所具有的特殊地理位置,推断出氐族的来源是羌族、三苗和东夷族。  相似文献   
9.
张兵  叶宁 《民族论坛》2007,(12):35-36
本文以玉溪新平县漠沙镇大沐浴花腰傣民族文化生态村为例,从村寨建设、村寨旅游功能设置、旅游的经营与管理、利益相关者出发,探讨了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策划问题,其中重点探讨了当地居民的利益及获取利益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借助考古资料,叙说了青海古代文化中的羌族文化系列,并对其文化特征的差异性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