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45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11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83篇
理论方法论   21篇
综合类   292篇
社会学   161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在中国高校普遍发生,案发率还呈现高学历、高年级的发展趋势.心理障碍、生理疾患、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经济压力、人际冲突、情感挫折、高校教育缺陷和应对机制不健全、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等构成大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应采取多种防治途径和措施,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减少自杀个案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中流砥柱。但近几年大学生自杀现象却在高校中一直存在,甚至数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减少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发生已成为高校必须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大学生自杀倾向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大学生自杀倾向的心理筛查程序,并提出了干预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王雪梅 《现代交际》2014,(12):197-198
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发展壮大,高职院校学生数量也随之增加,成为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群体,为社会提供了大量优质的专业性人才。但是这部分群体年龄层偏低,对待事物的认识以及自身的思想意识不够成熟,存在执拗和偏激,在某种压力下易产生冲动心理,发生自杀和自残等惨剧,尤其是高职师范院校的女生。所以要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走出心理误区和心理危机。这就给高职师范院校的工作提出了准则和要求,如何保护有心理危机的学生成了校方难题,同时也是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4.
对大学生自杀风险进行分类,并重点分析性别、人格特质和父母教养方式对自杀风险的预测作用,能准确地筛查出自杀风险较高的学生,进行重点干预和辅导,防患于未然。研究结果发现,就自杀风险而言,女生比男生自杀风险更大些;人格特质中的稳定和忧虑,教养方式中的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对高风险和次高风险组具有显著预测作用。潜剖面分析模型在自杀风险因子检测、不同风险类型的特征识别等方面适应良好、作用明显;大学生自杀与心理危机风险的检测内容需要进一步优化完善,应将父母教养方式、个人成长经历、人格特质、生活应激、社会支持、抑郁情绪等多个相关风险因素纳入检测因子体系。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高校学生自杀事件屡次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当中,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情感挫折、突发事件的影响和网络媒体的影响等,都是导致学生自杀的原因。本文通过对高校学生自杀现象的研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通过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对生命进行多方位思考,"重"视生命教育、"开"设校园大学生自杀预防和干预机构等有效的对策来预防和减少自杀事件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6.
生命本身是一个随机事件,并不具有高尚的意义。进化的结果使人类可通过工作、家庭和人际关系等给予自己的生命以意义感。当我们的生活方式使脑内奖赏系统获得刺激,就会带来生命具有意义的感受,这种感受给人带来更好的生存机会。生存的欲望是一切生物体最具特征的属性,一些精神疾病患者缺乏这种欲望。自杀主要发生于精神疾病患者,它并非是基于自由意志的行为。抗精神病治疗和适当的社会交往可以预防自杀。由于不同个体有着不同的大脑,人们的生活方式就应该去适应各自大脑的特征。只要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对他人造成过多的伤害,政府就应该允许和保护人们自由地按照各自的方式生活。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寻查大学生自杀的原因之外,提出预防方法和措施也成为当代社会学者们研究的重要内容.而基于涂尔干的《自杀论》观点,可以从社会转型时期复杂环境、外来消极生命观影响、高校教育体制缺陷等社会因素对大学生自杀现象进行分析,从而探讨减少和预防大学生自杀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会飞的鸭子     
章睿齐 《劳动世界》2016,(10):67-67
著名歌手李慧珍,当年很是红火:一首《在等待》唱得街知巷闻,张学友的演唱会,从香港到内地,也都是请她当唯一的助唱嘉宾。但事业如日中天之时,突然一场病却使李慧珍在歌坛消失,且转眼就是六年。
  脑子里长瘤,说来真是很恐怖的事情。好不容易手术成功,又发现全身的内分泌系统紊乱,整个人关节不能活动,且每天增加一斤体重。这种没有原因的全身内分泌机能失控,开始怎么检查也查不出问题。这对李慧珍打击很大,看着自己走样的身体,她也想到了自杀。但想到自己还这么年轻,还有自己的演唱事业,李慧珍不甘心。在身体最痛的时候李慧珍莫名其妙想到一句广告词:“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于是她想到了找中医。这样的灵光一现救了她的命。经过中医一点点帮她调理,一点点帮她复位,重新整合了一个新的李慧珍。看到今天在舞台上可以自由、动人歌唱的她,想着她曾经走路时脚最多能抬到离地十厘米,实在是觉得沧海桑田。  相似文献   
9.
《中外书摘》2014,(12):36-38
一2002年,客居中国近二十年的加拿大医生费力鹏(michael phillips)和他的中国同事在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发表了《中国自杀率:1995—1999》一文,正式向世界公布,中国的自杀率已达十万分之二十三(大约相当于美国的两倍);中国一夜之间变成了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同年年底,费力鹏大夫又在回龙观医院主持成立了“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  相似文献   
10.
央视名嘴白岩松在一次节目中自曝,曾有过自杀倾向。2000年悉尼奥运会直播的巨大成功在令白岩松感受到荣耀的同时,也令他陷入了一段艰难的低谷期,并淡出公众视野长达一年之久。白岩松承认,他经历过非常糟糕的失眠长达一年,他的体重也从80公斤降至55公斤,"你想想,我和我夫人是用笔来沟通的,你就知道我的失眠到了什么地步。"失眠,又称"不寐",主要由七情所伤、思虑太过或突受惊吓引起,亦有禀赋不足、年迈体弱,气血、阴阴失衡、脏腑功能不调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