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8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39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71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以来,人类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简单性、确定性和决定论范式到复杂性、非确定性、非决定论范式的发展过程,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也基本上体现了人类科学的这一发展过程的性质。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发展观体现的正是19世纪和20世纪初科学自身发展的简单性、确定性和决定论的性质。波普尔的证伪主义科学观在传统的确定性科学观的壁垒上打开了一个缺口。由于库恩在其范式革命论中引入了主体性成分,这就为否定存在绝对而客观的真理扫清了障碍,而库恩强调的不同范式可以相并列的不可通约性则为多元主义的科学观提供了前提。费耶阿本德的怎么都行的无政府主义科学观以极端化的方式张扬了科学自身发展的非确定性、非决定论的复杂性特征。科学从简单性走向复杂性的发展过程,复杂性的科学观要求我们必须在观念、理论和方法的全方位的层面进行创新。另外,为了确保人类的科学、文化的健康而自由的全面发展,我们应当在人类创造的所有科学和文化领域之间建立某种复杂相互作用的反馈环链,通过这一反馈环链,人类创造的所有科学和文化都可以在相互作用中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相互改变,从而实现更为自由和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卡尔·波普尔作为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其证伪理论在科学哲学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通过介绍波普尔证伪主义的理论渊源,着重研究证伪主义理论中的科学划界思想、反归纳主义和试错法,明晰波普尔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原理,主张以怀疑、批判、创造的科学精神将其理论灵活运用于现代科学研究与社会学研究当中,从而推动社会科学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以"证伪主义"为核心的波普尔科学哲学在上个世纪成功替代了逻辑实证主义成为科学哲学上的主导,这不仅是科学哲学的一次革命,还对科学教育的科学本质观、科学教学目标和理念,以及科学教育模式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决策是否正确的判断标准有两个,一个是事后,即决策实施的后果怎么样;另一个是在事前,即决策未执行的时候,预知决策的正确性。这两个标准在很多情况下是一致的,但是在决策实施以前,我们是用后面的标准来衡量的。所谓正确的决策,也是这个意义上的"正确"。可以预计,有些正确的决策,即使正确地加以执  相似文献   
5.
波普哲学是以科学哲学和政治哲学为核心的批判理性主义并内蕴了独特的创新价值的哲学。波普哲学中的批判理性、证伪主义、试错法和逐步社会工程为科学与哲学乃至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提供了重要的创新启示。  相似文献   
6.
7.
尹海洁  庞文 《社会》2009,29(4):130-147
本文针对张杨《证伪在社会科学中可能吗?》一文展开争鸣与论述,指出证伪是理论检验的必然结果之一,相对于证实而言,证伪更有效、更可靠。本文还就张杨文中对波普尔证伪理论的误解做了澄清,指出波普尔的证伪并非“单个反例证伪”,证伪、可证伪性、证伪主义三者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不能加以混淆。文章就张文提出的证伪在社会科学中面临的四个挑战做出一一回应:(1)“迪昂奎因命题”不能成为证伪的诘问;(2)穆勒命题不能挑战证伪主义;(3)统计陈述不是概率陈述;(4)限界条件与证伪的结合使社会科学的理论更加科学。  相似文献   
8.
黄勇 《理论界》2011,(8):89-93
卡尔·波普尔是当代西方著名的科学哲学家。他从划界问题和归纳问题开始了他的哲学思考,在解决问题的探寻之路形成了独特的"证伪"思想。他反对分析学派、逻辑实证主义以可证实性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消解了科学研究的绝对真理性,认为科学并不在它的不可质疑性和绝对权威性,而是在于它的可证伪性。尽管他的理论存在着一些可批判的漏洞,但是他的一些启发性思路确实值得我们去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学术界关于经济学方法论的纷争源远流长,而美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S.艾克纳的《经济学为什么还不是一门科学》一文则把经济学是否是科学的争论推到了风口浪尖。关于经济学是否是科学的认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经济学方法论关于经济学科学性的论争中,争论双方关于证伪主义可否适用于经济学检验的相持不下的情况下,却一致地趋向于情境分析的研究路径,标识了经济学方法论研究的文化转向;制度经济学的兴起、对实验经济学的关注则进一步印证了经济文化研究的存在依据,情境语义学的探讨更给经济学这一文化转向提供了借鉴的方法,从而使经济学方法论的文化研究经历了从可能到可行,进而步入到可操作的探讨阶段。  相似文献   
10.
在证实与证伪关系上,一般认为两者只有相互对立而无统一性。文章却认为两者有统一性,证伪主义也讲证实,但又与逻辑经验主义的不完全等同,而这在科学理论发展观上有很好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