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33篇
  免费   179篇
  国内免费   39篇
管理学   56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79篇
人才学   38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759篇
理论方法论   274篇
综合类   3918篇
社会学   214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219篇
  2014年   375篇
  2013年   322篇
  2012年   384篇
  2011年   411篇
  2010年   428篇
  2009年   433篇
  2008年   457篇
  2007年   391篇
  2006年   374篇
  2005年   319篇
  2004年   250篇
  2003年   260篇
  2002年   218篇
  2001年   202篇
  2000年   170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2.
周敦颐的道德本体思想与其理学本体思想是一致的,具有本体论和生成论相结合的特征,周敦颐在以"诚"为本体的论证过程中,将这种本体具体落实到了人的心性本体之上,进而挺立了人极的意义,这事实上也就提出了其道德本体的论证。周敦颐道德本体思想在理论上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逻辑环节:宇宙生成论意义上的纠缠、太极—诚本体的转换、立人极的道德本体思考。周敦颐这种本体论思路主张从意义发生机制,以"太极""诚"为本体,横摄天地人三界而立论,真正将以往的那种生成论形式的宇宙本体论落实到形上本体层面,完成了天地人一体的形上本体论证,找到了道德领域的根据,从而较好完成了人极意义的形上论证。  相似文献   
3.
王罡 《华人时刊》2015,(4):72-73
赏析提要:上品力作,4次出版,十全品相,流传有序。作品现由林散之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艾中先生收藏。林散之草书《李贺诗南园一首》是立轴。高82公分,宽31公分,约2.5平方尺。落款散耳,钤印是"林散之印"(白文)和"大年"(朱文)。水墨纸本,生宣纸,长锋羊毫笔,宿墨。正文是:春水初生乳燕飞,黄蜂小尾扑花归。窗含远色通书幌,鱼拥香钩近石矶。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古代歌谣中,谶语歌谣因其与历史、信仰的复杂互动构成一种耐人寻味的文化现象.既有研究或是站在史学立场上视其为政治史的佐证,或是从文学视角分析其对叙事文学的影响及其文化意味.若从民间文学的角度,将谶语歌谣还原为一种民间口头讲述,在历史脉络下爬梳其文本形态的层累,则可钩沉其谶示意义权威性、合法性的建立过程,并分析在这种观念信仰之上,人们试图借此理解、阐释甚至建构历史的丰富话语形态.基于口头文化传统的"资源库",谶语歌谣构成古人认知历史的观念框架与交流工具,并由此作为古代歌谣的特殊类型,为当下讨论口传文学与传统知识、信仰与历史的关联提供新的案例与视野.  相似文献   
5.
汪云霞 《东岳论丛》2019,40(7):5-15
自闻一多《现代诗抄》之后,西南联大诗人俞铭传在汉语学界长期处于沉寂状态。而早在1940年代,他已引起西方学者的关注,并被当作是"中国诗人中最为年轻的一代"和"最具希望的诗人"加以译介,其多首作品在英语世界流传。俞铭传得以在海外传播虽有各种内外因素,但究其根本,还在于他诗歌写作的"世界性"。俞诗的"世界性"主要表现为语言符号的跨界性;意象与典故的跨文化性;抒情方式的客观化与非个人性;叙述模式的东方与西方、科学与人文的对话性。探讨俞铭传诗歌的传播,不仅有助于我们重新发现这位现代诗人的文学史意义,也为我们思考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6.
7.
8.
关鹏飞 《天府新论》2018,(5):153-160
在深受释、道影响的苏轼身上,诗歌、音乐与哲学都有丰富、深刻的体现。现存苏轼琴诗展示出对音乐存在方式的高度关注。苏轼在《琴诗》中质疑音乐的存在,由此提出“琴非雅声”说,并在针对陶渊明“无弦琴”所作的翻案诗中直面消失的音乐,对乐器、音乐机制与音乐的关系作出客观评价。面对稍纵即逝的音乐,苏轼提倡音乐中的审美人格,用诗歌记录、保存,使音乐在文化、审美的层面上得以传承。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