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10篇
  免费   427篇
  国内免费   29篇
管理学   1799篇
劳动科学   131篇
民族学   269篇
人才学   173篇
人口学   310篇
丛书文集   3235篇
理论方法论   675篇
综合类   5072篇
社会学   959篇
统计学   44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60篇
  2022年   217篇
  2021年   252篇
  2020年   361篇
  2019年   387篇
  2018年   189篇
  2017年   334篇
  2016年   442篇
  2015年   500篇
  2014年   1150篇
  2013年   912篇
  2012年   1006篇
  2011年   1158篇
  2010年   947篇
  2009年   782篇
  2008年   863篇
  2007年   708篇
  2006年   555篇
  2005年   521篇
  2004年   368篇
  2003年   330篇
  2002年   245篇
  2001年   194篇
  2000年   161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推动共同富裕,既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也要重视发挥国家调节的作用。市场调节有诸多固有的缺陷,需要国家调节进行"纠偏",才可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在一些领域,特别是在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领域,市场调节不愿或不宜进入,此时就需要国家调节进行"补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转型时期,进入了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刻,需要国家调节引导经济的转型发展。国家调节是否充分以及国家调节的质量如何,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质量以及推动共同富裕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在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下,基层社区治理成为治理的重心,而社区居委会作为联结政府与居民的纽带和桥梁肩负重要的历史使命。如何发挥基层社区自治组织的引领、服务和纽带功能,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放权赋能,更需要支持性、平台型组织赋予基层社区居委会现代的社会自治能力。调研中发现,由社区居委会派生的X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的实践呈现了居委会治理转型的路径探索,体现出政府部门和社会专业力量的双重赋能。一方面政府部门给予其行政合法性、项目扶持与资金支持、标准化建设以及身份话语权的支持;另一方面外部的支持型社会组织提供专业能力的培育和资源链接,而其自身在地化的本土性社会资本形成天然的禀赋。社区居委会在治理转型中应当立足于搭建社区居民的再组织化和信息服务平台,联结社区治理场域的多元主体,合理利用“行政性”资源和“社会性”力量,发挥其在基层社区治理中的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低保制度在城市反贫困体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随着我国扶贫工作进入相对贫困治理阶段,城市贫困问题凸显,低保制度在城市贫困治理过程中将会遭遇各种困境,包括低保标准与贫困线的衔接、低保群体与城市贫困群体的吻合、救助的外部性和治理的内部性的一致性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治理理念偏差、群体变迁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缺位所致。面对贫困问题的转型,低保制度应该从突出政策导向、构建多元化标准和完善制度体系三个方面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农村生态治理已取得长效发展,但也面临着共同体理念淡漠、信任性组织松散、对称性信息堵塞、技术性监管悖论等问题与挑战。农村生态治理数据人才主体缺失、数据监管体系薄弱、政务数据信息传递遗漏、生态技术伦理道德欠缺是造成农村生态治理式微的深层次原因,因此,必须将大数据技术嵌入农村生态治理,提高农村生态治理效能。革新数据治理的顶层设计,完善数据治理的网络机制,重塑数据治理的信息平台,完善数据治理的监管体系,建立生态治理数据决策模式,以实现大数据时代农村生态治理的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5.
2020年后农村减贫的战略重心由绝对贫困转向相对贫困,如何精准识别农村相对贫困发生的 根源,缓解农村相对贫困问题,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运用二元 logistic回归模型与中国社会 综合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农民的可行能力不足具有明显的致贫效应,其中,身体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状况 等基本可行能力和受教育程度等可行发展能力的不足均是导致农民相对贫困的重要因素;而农民工作 意愿的致贫效应不明显,相对贫困的状态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农民的工作意愿;增加农村基本公共 服务供给则是纾解农村相对贫困的重要方式;增加农村社会发展机会同样具有重要的脱贫效应,可以显 著降低农民相对贫困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6.
7.
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与贫困做斗争,实现了消除绝对贫困的庄严承诺。站在这一历史节点,我们基于发展经济学理论构建了一个“赋能、赋权—资本积累”的贫困治理分析框架,试图对中国共产党消除绝对贫困的治理历程进行讨论和分析,以此探求其创造减贫奇迹的内在机理。本文基于对现存治理问题以及兼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有效衔接乡村振兴这一未来战略目标的综合判断,提出“十四五”阶段以提升脱贫人口内生动力为赋能治理导向、以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体制改革为赋权治理导向的建议,以期为下一阶段的贫困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李军林  张黎阳  董亮 《学术研究》2022,(2):91-97+2+178
打赢脱贫攻坚战后,要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目前中国农村地区的能源贫困问题仍然大量存在,固体燃料消费占比偏高,电力供应不够稳定。本文运用2012—2018年的CFPS面板数据研究了中国农村地区的政府转移支付对受助家庭多维能源贫困的影响,结果发现,获得转移支付使得受助家庭的整体多维能源贫困和各个维度的能源贫困都减弱了,且政府转移支付对能源贫困的削弱作用从西部到东部逐渐减小。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转移支付的积极能源扶贫效果可能在于提高了受助家庭的自我发展能力,增加了家庭的电力消费,并且使得家庭转而使用更加清洁的做饭能源。  相似文献   
9.
企业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所导致的生产经营的数字化转型,有着极其丰富的有待于深入研究的内容,这些内容既包括提高边际生产率的具体操作过程及其对应的技术设施和场景,也包括产量和价格确定、竞争手段选择、产业组织重塑等微观经济问题。前一内容可看成是生产率经济学、技术经济学、投入产出经济学等的研究重点,后一内容则可理解为微观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关注对象。从经济学分析视角看问题,首先要说明什么是数字经济,以此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分析背景;其次,要分析影响企业决策的大数据构成,解说企业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的投资经营,重点研究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阶段性;再次,要分析数字化转型的不同阶段以及与此相联系的技术条件配置,并结合大数据构成,分析技术条件配置与企业数字化转型阶段性的关联。通过对以上问题展开分析性讨论,可以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阶段性及技术条件配置给出经济学解释。  相似文献   
10.
扶贫开发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有着丰富的政治意涵,展示着执政党执政、政府治理的基本过程和价值归属。中国的扶贫工作带有着明显的运动式、项目制、压力型的色彩,在取得巨大成效的同时,也有着走向无序化、无效化的风险。以现代国家建设和政党建设的基本理念,构筑多中心的贫困治理格局,建立现代化的扶贫开发的制度体系,走向法治化、制度化、民主化、规范化是扶贫开发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