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89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50篇
管理学   1001篇
劳动科学   69篇
民族学   225篇
人才学   1313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769篇
理论方法论   466篇
综合类   10621篇
社会学   2984篇
统计学   38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165篇
  2021年   296篇
  2020年   323篇
  2019年   550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345篇
  2016年   493篇
  2015年   674篇
  2014年   1237篇
  2013年   1199篇
  2012年   1384篇
  2011年   1714篇
  2010年   1444篇
  2009年   1598篇
  2008年   1433篇
  2007年   996篇
  2006年   707篇
  2005年   693篇
  2004年   524篇
  2003年   503篇
  2002年   538篇
  2001年   443篇
  2000年   312篇
  1999年   225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陆续发布,我国通用航空的市场已经逐渐明朗.与巨大市场形成反差的是我国关于通用航空的法律体系不够完善,要保障通用航空的健康发展,认清我国通用航空现实的法律状况并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是较为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生态语言学的内涵及特征出发,就生态语言学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之间的关联进行分析,对当前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困境进行研究和探讨,继而以生态语言学理论为指导提出了大学英语的生态化教学模式,以期推动高等英语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大学时学的是英语专业,和很多同学一样,我对未来充满了迷茫,不知道自己以后该如何在职场发展,因为英语只是一门语言,作用仅限于交流,很多非英语专业的人都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这门语言并很好地用英语交流。为了以后的路子宽一些,我报  相似文献   
4.
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针对大学英语教学的特点,介绍大学英语精读多媒体电子教案的基本设计思想,对大学英语精读电子教案所包括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并对该电子教案的制作作了较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5.
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传输需要教学者逐渐地渗入到实际教学中去.更需要外语学习者日积月累的功夫和敏锐的观察与思考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外语学习者知其语言内涵,明其事理。  相似文献   
6.
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重要表达形式,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层面,可以窥见这个民族的文化形态。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美国英语与时间有关的用语,来探讨美国人支配、利用时间的方式,以及时间这一无声的语言在美国文化中所蕴含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式英语是人们在辩论、演讲、写作和各种仪式等正式场合中使用的标准英语。掌握正式英语的语体风格、词汇色彩和语法结构 ,对英语学习者提高语言交际水平 ,增强英语语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以《荷塘月色》的英译文对原文中单个词语的翻译为例,阐释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杨宪益夫妇的翻译美学思想:要以忠实的翻译“信”于原文的意思、原文的历史文化;翻译作品可以多一点异国情调,因为翻译毕竟是翻译。这一思想给我们的启示是:只有精通原文的精神内涵,精通原语和译语的历史文化才能译出千古传诵的译文。  相似文献   
9.
孙凌 《职业时空》2005,(24):49-51
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对英语素质培训提出了新的挑战。一位大学毕业生到一家公司求职,公司主管问他懂什么语言,他一本正经地回答道,“I know English,Japanese and C plus plus”。显然语言的定义在现代网络时代有了变化,它的内涵由于电脑技术的高速发展而扩大了。下面是一封用E-mail在互联网上发送的英文信片断:  相似文献   
10.
"致知"是一种最高的学习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20多年前我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读硕士研究生的时候,任教英美文学课的是来自美国纽约大学的马修·格雷斯教授。第一堂课走进教室,他劈脸就问:“学文学有什么用?”稍等片刻后,他自问自答道:“惟一有用的,是它可以为教文学的提供职业,教出来的学生还可以继续教文学!”当然,他语中不乏讥讽,因为来中国教文学,他已多次被问及外国文学“学了有什么用?”——如果一定要“用”,那就是继续教文学。格雷斯教授话语中带着点愤怒,更带着疑惑。我想,他想表达的意思是,人类知识并不仅限于“应用”一类,为何非以“用”为判断准则不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