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5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8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50篇
社会学   12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力推行的"捕诉合一"办案机制,学术界对此褒贬不一,观点对立。"捕诉"的具体程序设置、权力运行由于受到我国目前检察权性质不明所限,因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宪法基本权利保障并非"捕诉合一"或者"捕诉分离"就能够力行解决。比例原则的引入就为此提供了一种新思路,通过适当性原则、必要性原则、相称性原则在逮捕权、公诉权的适用,完成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基本权利利益侵害达到最小限度的制度预期。  相似文献   
2.
西夏的行政、军事机关,一般都兼有案件审判和督察复核职责。司法诉讼主要为刑事诉讼,即使民事案件,也是用刑事判断。对人犯的逮捕只需长官的指令,而不履行法律手续。法律上只有对逮捕人的督察,防其奸伪、贪纵、暴掠以及无故杀伤人犯,人犯拒捕反抗格杀勿论。  相似文献   
3.
我国刑诉法虽对逮捕条件中的社会危险性的认定和适用进行了修改和细化,但有关社会危险性的“可能”、‘“现实威胁”、“企图”等情形仍需办案人员依据事实和证据进行审查判断,本文拟以现有对社会危险性的认识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社会危险性的具体认定  相似文献   
4.
逮捕社会危险性是刑事诉讼法修改中一项较为重要的内容,也是对逮捕条件的进一步细化,同时也是刑事诉讼法中保障人权、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以及保障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的重要表现。为了能够更好地对逮捕中社会危险性问题进行掌握,本文也对其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国际刑事诉讼中的逮捕与国内法上的逮捕本质并无区别,都是临时性的强制剥夺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但有其自身特征:如执行主体的间接性和不特定性;逮捕对象涉罪的国际性;逮捕即时性和逮捕后羁押时间的暂时性;逮捕程序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等。国际刑事诉讼中的逮捕主要有持有逮捕令的逮捕和临时逮捕两类。国际刑事诉讼中的逮捕与羁押是两种不同的强制措施,二者的关系是逮捕前置;逮捕后的羁押是常态。  相似文献   
6.
7.
作为基于政治/政策立场的改革方案,刑事和解具有路线正确的性质和解决问题的功能主义潜质,但是,在将其引入现有诉讼制度结构中时,必须关注它的合法性及与现有制度在功能上的契合性.“捕前和解”就存在这样的问题,由于刑事和解的实体性质与逮捕的程序保障性质无法兼容,审查逮捕的制度定位和结构设计也没有将被害人作为结构性主体纳入其中,导致其在合法性和功能契合性方面都存在疑问.  相似文献   
8.
杨连杰  黄菲菲 《社区》2011,(28):40-40
“和为贵,谐为美”,在用法律打击犯罪的同时,积极探索审查逮捕案件刑事和解机制,或许能化解很多家庭内部的长期积怨。近日,山东省青州市检察院侦查监督部门联合居委会成功化解了—对积怨多年的父与子之间的矛盾纠葛。  相似文献   
9.
随着媒体对余祥林、胥敬祥等错案的曝光,使在审查逮捕环节上如何促进司法公正、防止冤错刑事案件的发生问题成为法律界,特别是全国检察系统的热点话题之一.鉴于我国现行逮捕程序存在一些不足,有必要对其进行合理的司法化改造,以促进我国刑事诉讼程序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附条件逮捕发端于司法实践,对协调办案需要和人权保障意义重大。但各地运行状况并不统一,学界也存在着一定的理论争议。对此可以从文本认同、理论认同和感情认同三个角度加以探讨,既指出理论质疑,也阐明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改善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