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辽朝进士及第后,需经铨选试,合格后方能释褐任官。在一般情况下,释褐进士的初授官秩为校书郎或著作佐郎。校书郎多供职于秘书省,从事校理典籍,刊正讹谬,官秩品级较低,相当于正九品或从九品。著作佐郎为秘书省著作局著作郎之佐官,从事"修文",兼理著作局日常事务,官秩品级约在从九品至从八品之间。在辽朝及第进士初授官秩中除授秩官外,也授阶官将仕郎,此为辽朝释褐进士授官之特色。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唐代守选、释褐制度之后有案可稽的14位晚唐状元的初始职任进行考证,可以发现,晚唐状元夺魁后初始职任并不像明、清状元那样统一与固定,而是比较随意.晚唐政府对状元初始官阶的规定并没有严格执行,偶尔还有较大的向上浮动.晚唐状元释褐任京职的是少数,任地方职的更少,而从幕的是大多数.  相似文献   
3.
卫官是唐代官僚制度中较为独特的一环,与职、散、勋官并列,其主体构成是三卫.三卫本为品官,但在唐代墓志中常以体现身份从民到官变化的“释褐”一词来描述三卫补吏的过程.本文认为,三卫补吏称“释褐”,并非由于“释褐”词义的嬗变,而是由于三卫品官身份的不确定性,唐人眼中的三卫某些时候毋宁说是一种任官资格,性质上介于官民之间.三卫这一身份特征是由其候选官功能所决定的,在其他历史时期的一些候选官上也有体现.  相似文献   
4.
阀阅流品乃中古士族制度的核心要义,家世背景是身份地位和权益分配的决定因素。经历士族化风潮洗礼的北魏深得其中精髓,它遵循从旧原则,以具有蓝本意义的晋品令为基准,综合统计曾祖、祖父、父亲三代的官爵世资,均值一至三品者为膏腴,四至五品者为甲乙丙丁四姓。这两者的层级位差突出表现在乡品和起家官品方面,常制膏腴乡品一品,以五品官释褐;四姓乡品二品,以六品官释褐。这种新格局不仅造成士庶天隔,即便在士族阶层内部也出现分野。北魏秉承魏晋士族制旨趣,结合现实统治需要,形成唯门第是从的贵族体制,但它阻塞社会流动,造成身份凝固,势必让位于上下对流通畅、洋溢生机活力的庶民时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