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48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61篇
社会学   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认为1931年由联华影业公司摄制出品、卜万苍编导的电影《桃花泣血记》,既有着对中国电影本土化、民族化的尝试,又蕴含了追求爱情婚姻自主、争取女性自由解放的现代启蒙思想,并流露出同情底层民众、批判贫富差距的进步阶级意识.多重张力的相互扭结,使《桃花泣血记》成为20世纪30年代初期一个独特的电影文本,带有20世纪20年代旧式市民电影向30年代新兴左翼电影过渡的痕迹.影片中隐含的现代启蒙思想和进步阶级意识,为卜万苍后来执导《三个摩登女性》《母性之光》《黄金时代》《凯歌》等左翼电影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程蕾 《江西社会科学》2019,39(4):95-102
无论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对20世纪20年代初国内文学批评思想的影响,还是分析茅盾自身文学批评思想复杂的发展过程,都有必要回到历史现场,重新思考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阶级理论对茅盾早期文学批评思想的影响。从1921-1925年间的茅盾文学批评来看,"阶级意识"在其早期文学批评思想中的发展可分为播种萌发、被动灌输、自觉生长三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茅盾文学批评思想逐步从"人道主义"转向"无产阶级"立场,开始提倡从无产阶级利益出发的文学批评。  相似文献   
3.
以20世纪80年代为界,"美国社会主义例外论"有两种涵义:80年代前的涵义指美国工人缺乏阶级意识和美国没有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政党;80年代后的涵义指美国在高水平的生活、低水平的税收和社会支出方面是特殊的,以及美国没有一个像欧洲绿党那样的新左翼政党。美国左翼参照的是前者,而美国右翼参照的是后者;参照标准的不同是左翼和右翼在奥巴马是否"搞社会主义"的问题上争论不休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化背景下,资本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本性愈来愈公开化,程度之广到了如此迅猛的地步,以至于已扩散到世界每一个角落。资本家阶级在全球范围内共同剥削工人阶级,资强劳弱的态势与日俱增,工人阶级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资本家的残酷剥削本质,统一认识,深刻地实现工人阶级的广泛联合,积极应对挑战,反抗压迫和剥削。  相似文献   
5.
从21世纪初开始的中国现代历史,虽然相继推翻了封建帝制与家族制度,家族文化受到现代知识分子的激烈抨击,封建旧家庭经过革命与战争的冲击纷纷走向解体,家族叙事在新文学创作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家族文化所赖以滋生的小农经济形式仍然存在,在崇尚集体主义、阶级意识的无产阶级革命大家庭中,个人的自由与独立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现代社会尚未真正实现从家族本位到个人本位的转变,家族观念仍在社会生活与人的头脑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现代作家对家族文化的理性反思与形象反映仍是一个没有终结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梳理文献发现,在已有的工人阶级意识研究中存在三种不同路径:集体主义方法论视角、个体主义方法论视角和文化转向视角。这三种研究视角的基础都是生产。而消费社会的出现对工人阶级意识的研究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笔者试图将三种视角加以综合,以文化转向的视角为主要的方法论,把消费社会的结构性因素和个体主义对阶级意识的表达考虑进来进行研究。这样既避免了文化视角中相对主义的缺陷,又能更好地兼顾社会结构的客观因素的制约、阶级的主观表达以及工人的日常活动,是一个更加可取的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7.
罗静 《经营管理者》2013,(26):129-130
<正>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奠基人、匈牙利哲学家、文学理论家捷尔吉·卢卡奇的理论思想,随着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马哲史研究的深入,被越来越多的理论工作者和实践者所重视。卢卡奇理论思想的核心是其总体性辩证法思想,而对其总体性思想的实质及其意义等重要问题,国内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论者认为,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是建立在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基础之上的,称卢卡奇为  相似文献   
8.
阶级或阶层意识中的心理因素:公平感和态度倾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按照客观社会位置→公平感→态度倾向→阶级意识这一思路探讨个体的公平感和态度倾向等心理因素在阶级阶层意识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在研究方法上,以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统计手段作为建立态度倾向等主观变量的工具,以多项逻辑斯蒂回归(multinomial logistic regression)模型验证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公平感强的人在社会态度上容易出现嫌富怜贫等倾向,公平感等心理因素具有分解来自客观社会位置影响的作用,导致在客观社会位置的维度下,人们的阶级意识呈现碎片化特征;进而认为,阶级意识不是自发形成的。  相似文献   
9.
阶级意识理论是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揭示了从卢卡奇、葛兰西到汤普森阶级意识理论的传承关系,表明卢卡奇的阶级意识理论、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时汤普森的阶级意识理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由于他们所处的时代、所要解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不同,因而他们的阶级意识理论的研究视角、阶级意识的形成及其层次和内容等方面都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总体而言,他们的阶级意识理论没有脱离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基本框架,是对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补充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工人阶级发展到今时今日,其阶级意识既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笔下那个时代的阶级意识,就是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不同历史阶段的工人阶级意识相比也有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