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31篇
劳动科学   27篇
民族学   16篇
人才学   78篇
人口学   22篇
丛书文集   337篇
理论方法论   151篇
综合类   755篇
社会学   228篇
统计学   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韩国电影在借鉴好莱坞商业类影片经验的同时,注重在电影中进行本土身份的建构,用本民族的人物和情感重述西方题材和改写西方故事,在本民族的政治事件和历史故事中彰显现代价值观,以本民族的审美趣味消解西方影像中情色与暴力的极端显现,藉此获得了本土票房和海外票房的双赢。韩国电影这种"洋"为"韩"用的做法,对中国电影本土身份的建构具有启示意义。中国电影既要加强现实观照、丰富现代影像,又要甄选彰显共同价值的历史事件作为电影素材,借鉴好莱坞电影的叙事策略来讲述中国自己的故事,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一方面营造有中国特色的电影审美意境,另一方面在人性的层面上达成东西方的共识,在唤起观众中国文化自信的同时,制造具有"中国身份"和民族文化标识的观影效果,以赢得世界观众的认可。  相似文献   
3.
周作人从1920—40年代与韩国文人和知识阶层有过持续的接触和交流,堪称中国文人中最关心韩国文化的一位。他学习韩国语,还高度评价韩国的艺术价值,支持韩国的独立,积极肯定韩国的文化认同。当时韩国人也和周作人这位中国新文学主要作家频繁进行交流,关注他的文学活动及思想观念,并把他介绍给韩国,有时予以评论。最值得瞩目的是1920、30年代在北京留学的丁来东(1903—1985)发表的《周作人与中国新文学》(1934年9、10月)。这篇文章系统、全面地对周作人进行了评论和介绍。丁来东对投靠日本帝国主义以前的周作人的文学活动及思想立场集中进行了探讨,并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由于丁来东的文章出现,从那以后韩国读者们对作为中国有代表性的现代作家周作人有了多方面的了解。丁来东的周作人评论是和中国、日本的周作人研究同时进行的。丁来东于1934年5月结束了北京留学生活最终回国,他可能已经了解到从那年4月初开始展开的对周作人《五十自寿诗》的争论。而倾向于无政府主义文艺论,对马克思主义持批判态度的丁来东与周作人在意识形态上达成一致,产生了共鸣,而且当时韩国无产阶级文学运动没落的现实等各种变化因素重叠在一起,使丁来东对周作人的文学活动和思想态度更加关注。结果是丁来东通读了周作人的许多作品和著作之后,发表了《周作人与中国新文学》,这篇文章包含了对周作人的人生文学观、言志文学观、周作人散文创作的特点及成果、周作人丰富的阅读修养、以内容与思想为中心的白话文学论、批判国民文学和无产阶级文学的思想立场、周作人对小品文这一成为现代文学顶峰的文学体裁的提倡、对民间文艺的重视以及具有包容性的文艺批评态度等大量内容,这在当时来说可谓是相当系统全面的评论。苏雪林的《周作人先生研究》是1934年12月发表的,增田涉的《周作人论》是1935年9月发表的,而丁来东的《周作人与中国新文学》是在早于他们的1934年9、10月间就已经发表了,这一点也有必要予以关注。虽然丁来东对周作人的评论不是长期持续进行的,但却是在较早时期进行,而且在韩国又是首次系统全面地评论了周作人,因此这在东亚的周作人研究史上是具有一定的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截至3月3日24时,韩国最大的华人平台媒体"奋韩网"针对在韩人员做了一项题为"韩国疫情突发,各个在韩人员的反应"的在线调查。在48小时的调查中,有5240人参与了调研。结果显示,已经回国的人员是210名(占比4.01%);准备回国的人员是462名(占比8.82%);想回国,由于一些原因无法回去的人员是918名(占比17.52%);在韩国家中隔离,随机应变的人员是1580名(占比30.15%);正常学习或上班,自己会加强防疫的人员是677名(占比12.92%);在观望,之后看情况再决定是否回国的人员是947名(占比18.07%);以过客自居,表示只关心调查结果的人员是446名(占比8.51%)。  相似文献   
5.
本文使用19982008年的韩国劳动面板调查数据,将期望薪资作为保留薪资的代理变量纳入Logit模型,分析韩国青年求职者期望薪资与潜在薪资之间的差异(即高眼光因素)对青年就业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青年男性求职者期望薪资越高于潜在市场薪资,就业概率越低。但这一结果不适用于中年求职者与女性求职者的就业问题。此外,年龄、学历、求职途径、求职地区、婚姻状态等也对青年就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这一时期经济社会基本情况和经济发展基本状况的分析,理清韩国起飞前准备阶段的整体状况,并进一步深入理解把握韩国经济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
选举的民主形式实现后,韩国民众开始追求包括经济民主和社会民主在内的实质民主,要求政府关注分配公平和社会正义。韩国经济经历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后,马克思主义更是在韩国民众中日渐引起关注。这为韩国左翼政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因为它带有共产主义色彩,致力解决民众关心的贫富差距、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致力建立真正平等自由的民主主义国家。然而,韩国民众对左翼政党的支持却差强人意。左翼政党不仅始终无法进入政治核心,相反呈现倒退之势。政治理念过于超前,付诸实践却单一,以及缺乏有效的党内、党外政治策略,是韩国左翼政党遭遇困境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李家成  朱绪朋 《国际论坛》2015,(2):75-78,81
韩国战时作战指挥权即将于2015年12月1日由驻韩美军移交给韩国之际,由于韩国自身独立指挥体系、针对朝鲜非对称威胁而构筑的杀伤链和韩国型导弹防御系统尚未建成以及持续不稳的周边环境,韩国再次要求延迟战时作战指挥权的移交。这必然会对韩国自身、朝韩关系、韩美关系、朝鲜半岛乃至东北亚局势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9.
新村运动在推动韩国农村的现代化转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韩国新村运动的经验对于后发国家的农村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当前的研究揭示了韩国新村运动是在国家与社会协同推进下的成功,但研究并没有呈现出国家与社会两股力量的阶段性变迁图景,这种泛化的研究也就难以呈现新村运动成功的核心机制所在。为此,本文提出在新村运动以推动社区发展的目标下实现国家与社会的统合,在政府的动员参与和社区居民的自主参与的互动中重新厘定新村运动的阶段性,提出"动员型自主"的概念。即在社会自主能力较弱但发展的需求潜力较大的情况下,国家凭借自身的组织优势能够发挥出强有力的动员能力,但这种动员是以一种诱致性的方式,以培育社会的自主性成长为方向。当社会的自主性扩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国家以主动退出的形式来让社会发展回归社会自主的轨道。动员型自主既是对韩国新村运动运作过程的提炼分析,同时也能够对后发国家的农村发展方式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