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77篇
  免费   1180篇
  国内免费   72篇
管理学   4729篇
劳动科学   201篇
民族学   714篇
人才学   504篇
人口学   182篇
丛书文集   7943篇
理论方法论   1538篇
综合类   14450篇
社会学   1739篇
统计学   62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57篇
  2022年   247篇
  2021年   540篇
  2020年   590篇
  2019年   499篇
  2018年   356篇
  2017年   470篇
  2016年   580篇
  2015年   1027篇
  2014年   2241篇
  2013年   2111篇
  2012年   2907篇
  2011年   2648篇
  2010年   2303篇
  2009年   2419篇
  2008年   2664篇
  2007年   1824篇
  2006年   1577篇
  2005年   1419篇
  2004年   1305篇
  2003年   1198篇
  2002年   961篇
  2001年   841篇
  2000年   639篇
  1999年   270篇
  1998年   158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社会的本质是能够产生个人信息法律关系,信息流是解构个人信息法律关系的关键,也是个人信息法律关系产生的直接动力.个人信息法律关系的主流构造分别以信息自决、隐私和人格权益为基础,其中,国家利益成为个人信息法律关系构造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三种构造模式分别体现出个人与企业,个人与国家,个人、企业和国家三者之间的利益平衡.由于利益平衡体现出的幸存者偏差效应,个人信息法律关系的构造以主体场域信息自治为中心,具有合理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2.
课程思政是高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举措.近年来,高等教育向普及化迈进,诸多问题也随之而来.课题组对吉林省地方高校进行调研,结合调研数据分析高校的专业课程思政制度建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与教学能力、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同度与学习兴趣,探究高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期望能给地方高校的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以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化一体化和国际交流的日益发展,语言服务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趋增加,而大多数外语翻译人才都是在高校中培养出来的.然而目前调查显示虽然翻译从业者人数较大,但能够完全达到标准的人才却少之甚少.面对这一巨大缺口,国家在发展对外贸易时往往会面临人才不足的尴尬局面,究其原因在于各院校在对翻译人才的培养上欠缺科学的方式方法.以地方市场经济为导向,分析地方本科院校该如何改变人才培养观念和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和翻译人才水平,培养合格的复合型翻译人才,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公民参与公共服务的有序性和有效性并非直接相关,可以从有序性和有效性两个维度分析公民参与及其治理效能的关系.为提升治理效能,以程序性规则为核心的制度设计能更为充分地保障公民有序有效参与公共服务,实现公民与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与有序合作.基于全过程民主、程序性权利和共同体秩序等公民参与的程序性价值维度考量,再以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公民参与为例,从公开公示机制、意见表达机制、回应吸纳机制、监督评价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等方面构建公民全过程参与制度,并探索公民参与的方法和策略.通过公民参与的程序性价值内化、方法创新与技术转型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以内在超越确定儒家思想特质,是一个比较流行的主张。这是力求在中西文化比较视角凸显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特质的一种进路。随着中国内在超越与西方外在超越说流行开来以后,人们发现中国也有外在超越论说,西方同样有内在超越言述。于是,内外在超越便不足以用来界定两种文化的特质。即便承诺内在超越的断言,那么需要看到它的双刃剑性质:它并不单纯凸显中国文化的特质与优势,同时导致了两个严重的阻断。儒家必须致力于实现三个突破,才能连接两个长期的阻断——神对人的规范与约束、物对人的独立与价值。由此,儒家及中国文化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失于现代首创的败绩,承诺高位政治规则和认知外部世界,逆袭上位,实现古今转变。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的论述出发,从社交媒体发展、肯定性新闻与公民自治三个维度对新闻原则的时空困境进行讨论,探索新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与公民自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大陆地区已有十二家仲裁机构对合并仲裁进行了规定,也有较多司法实践.但在国家立法层面未对合并仲裁进行相关规定,各仲裁规则之间对合并仲裁的规定存在较大差异,例如关键概念尚未明确、相关程序尚不完善等.此易造成合并仲裁决定对仲裁当事人缺乏约束力,进而导致当事人浪费司法资源.通过对域外仲裁法和各仲裁机构仲裁规则中关于合并仲裁规定的比较,结合我国实践经验与现实需求,未来需在仲裁法中就合意的合并仲裁、限制强制合并仲裁的条件以及合并仲裁程序等问题作出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口出生率下降和少子化时代到来,吉林省地方本科院校普遍面临生源数量减少、生源质量下滑等问题,这种情况给地方本科院校的教育质量提升和长远发展都带来负面影响.为此,吉林省地方本科院校应当正视当前的高校招生问题,一方面要创新招生模式、强化招生宣传,解决地方本科院校的生源数量和质量问题;另一方面还应当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就业方式,提高家长和学生对地方本科院校的认同度.  相似文献   
9.
[提要]纵观国内外工伤认定法律制度体系发展历史,无论是工伤认定中工伤范围、对象以及认定标准均是随着该国经济社会、社会保险制度发展而不断发展,其工伤认定的法律原点是保障职工合法的工伤权益,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以期达到用人单位、职工和工伤保险基金的利益平衡。通过对工伤认定中“伤”和“病”、“劳动者”和“职工”、“三工”标准存在的法律实践争议分析,提出从经济及法理基础理论出发,明确工伤认定中倾斜保护劳动者和平衡分配工伤风险的原则,厘清工伤认定对象、范围和认定标准的法律边界,明确依法适用法律法规是“病”纳入“伤”的正确姿势。  相似文献   
10.
“就业”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共出现35次,这充分说明了国家对就业工作的重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相关的表述。面对历史罕见的冲击,我们在“六稳”工作基础上,明确提出“六保”任务,特别是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以保促稳、稳中求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