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50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14篇
管理学   696篇
劳动科学   19篇
民族学   211篇
人才学   211篇
人口学   44篇
丛书文集   1603篇
理论方法论   433篇
综合类   3087篇
社会学   780篇
统计学   2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62篇
  2015年   235篇
  2014年   530篇
  2013年   281篇
  2012年   351篇
  2011年   598篇
  2010年   588篇
  2009年   424篇
  2008年   474篇
  2007年   360篇
  2006年   531篇
  2005年   474篇
  2004年   252篇
  2003年   267篇
  2002年   300篇
  2001年   350篇
  2000年   321篇
  1999年   127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郑天挺在1923年至1934年间主要讲授世界人文地理和古代地理学,并刊出两部讲义:《古地理学要略》和《世界人文地理讲义》。同时,他是最早对《禹贡》进行全文释读的学者之一,对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基本问题都有涉猎,在中国历史地理学科发展史上应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在西南联大期间,郑天挺一度以撰写《南诏书》为目标,研读西南史地书籍;采用以音证史的方法,撰写西藏史相关的论文,批驳当时国际上的有关谬说,显示出其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国际学术视野;积极参与云南地方史志事务,开展学术演讲,为地方发展出谋划策。即便在"文革"期间撰写丝绸之路的文章,他也坚持以史料为基础,针对国际学术界相关动向,提出新说。对郑天挺历史地理学方面成就的梳理,既有助于全面认识郑天挺的学术成就,也有助于深入认识中国历史地理学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3.
回顾小说的发展历程,殊方异物是中国古代小说发生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题材。殊方异物题材的产生与两汉时期丝绸之路的开通有密切关系,此类内容的出现,反映了小说这一文体在发展之初即已凸显出的开放包容态势。殊方异物是博物小说的源泉与重要组成部分,殊方异物类小说的出现与丰富,使博物小说逐渐独立为一类。殊方异物类小说在故事情节与叙事方面的充实,也使博物小说从《山海经》所代表的早期博物传统中跳脱出来,为唐以后博物小说的成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前途。在域外色彩与博物传统的加持之下,唐前小说殊方异物书写具备独特的审美特质与叙事程式,光怪陆离而又珍异非常的殊方异物物象是中国小说早期发展过程中最具文学性的物象群体,并在有限的情节中展现出较丰富的文学性与美学性。  相似文献   
4.
18世纪英国出现内陆水运业的整体革新,此间贵族群体主导大量“水路”营造活动,其结果是给英国工业化带来很多助益。前期贵族对河道整修的运作给北方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发展提供很大支持,成为工业发展的保障。此后在贵族引领下,出现大规模运河修筑的现象,由此进一步推动工商业崛起。18世纪后期贵族又开始大规模进行港口建设活动,使港口与河道、运河一并形成完善的现代水路交通体系,成为英国本土工业经济的主要运输平台。贵族群体出于自身获利目的参与其间,其最终结果是促进英国整体经济转型的起步,为英国率先迈入工业文明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6.
7.
近年来,沿着丝绸之路这条古老的贸易走廊、文化通道,中国正在推动沿线国家之间建立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命运共同体。学界以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为纽带,研究的视角从传统的历史地理、经济贸易到宗教文化,延伸到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制度到国家文化安全等诸多方向。学术领域多元交汇的研究态势已经形成。以地域文化为分野的研究传统,如敦煌学、西域学、龟兹学等形成体系;在传统的丝路文化节点之外,仍有不少值得深入挖掘的地区文化。随着国家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战略推进,对丝路青海道的研究也显得极为重要。文化多元的丝路青海道在魏晋之后,特别是吐谷浑时期替代了河西走廊的繁荣,连通中原;在当代又面临来自中亚的宗教文化、跨界民族文化的冲击。本文以丝路青海道的文化特征为切入点,探讨这条古老的陆地通道上的民族交融、文化变迁,以及当代的多元文化品格。讨论新的历史时期,具有典型地缘文化特征的"边缘"地区,如何统筹、平衡,建立稳定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提出新时代实现青海道的复兴,必须建立和谐的生态发展体系,即健康的文化体系、特色的城镇文化和可持续的生态文明环境。  相似文献   
8.
最近有人问了一个世纪难题:“麻烦告诉我中午吃什么?”我看到后默默流下了两行清泪,“中午吃什么”这难道不是全人类的世纪难题吗?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一看似微不足道的烦恼,已经成了全世界的通病。  相似文献   
9.
21世纪初,中东的局势发生了很多重大变化,世界主要力量的中东政策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美国在小布什时代实施"大中东民主改造计划",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奥巴马上台后开始调整为"巧实力"外交;俄罗斯更加重视地缘外交和经济合作;欧盟奉行"发展至上"战略,力图通过推进中东发展缓慢改进中东整个社会;中国则实施"全面交往,适度介入"的政策,与中东建立了更广泛的联系,进行了更积极的介入。  相似文献   
10.
九叶诗派作为“一群自觉的现代主义者”,其诗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表现为“新诗戏剧化”的倡导,主张诗从艺术观念、思维形态到语言结构均呈现出鲜明的戏剧性特点;认为现代诗的核心元素已从情感变为经验,只有富于暗示力的文学经验才足当诗的反映对象与表现内容;提出诗歌抒情的戏剧效果主要指表现上的客观性与间接性,并介绍了里尔克式、奥登式、诗剧形式三种模式;强调对语言的二度规范以创造陌生化美感,注重意象的深层蕴含及通过意象运行来形成诗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