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电影《邻居》的重新读解,分析八十年代被引入中国的巴赞电影美学理论在指导创作中的误差:并不是运用了巴赞的纪实美学理论就等于是现实主义的创作,同时长镜头也不全部代表巴赞的纪实美学。当时电影界急于寻找新的理论来对抗电影创作的虚假现象,因而还没有全面准确地理解巴赞的纪实美学理论就直接套用,造成对巴赞理论的误读。  相似文献   
2.
高兹站在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批判资本主义经济理性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将劳动合理化为仅仅是使用价值的制作,而非工人的自主活动.经济理性的逻辑是当代资本主义戕害自由时间和个人自主性活动的根本原因,而社会主义意义上的自由必然是基于劳动解放和时间解放的真正自由.如何把握晚期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与时间的总体性关系?从这个切入点上高兹建立起了他的“重建真正的社会”的政治经济学基础.  相似文献   
3.
昆明暴恐事件惨绝人寰,令人痛心。针对此事件,中西媒体出现了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报道。对于多家西方媒体闪烁其词、阴阳怪气的报道,中国媒体和广大人民给予了坚决的回击和驳斥。从勒菲弗尔翻译理论的角度分析"西方媒体为什么要如此报道?他们这样报道的目的和用心是什么?"这个被很多人忽视、却隐藏在事件背后的本质问题。  相似文献   
4.
法国突厥学研究可上溯到16世纪,20世纪其研究领域涉及整个突厥学。德尼(J.D eny)、巴赞(L.B az in)、和哈米勒屯(J.H am ilton)三位法国学者在突厥学、维吾尔学研究方面的贡献突出。  相似文献   
5.
拉维莱特公园作为21世纪城市公园设计的样板,其设计理念是超前的,而雪铁龙公园是对拉维莱特建筑化语言的反拨,兼顾历史传统和创新精神,强化了园林设计的语言。两个公园设计虽然在形态结构上各具特色,但都超越了传统园林设计的羁绊,用现代的表现手法体现传统园林的特点,用保留和更新的方法体现场地独有的场所精神。  相似文献   
6.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散文家和诗人,他的名篇《醉翁亭记》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极高的声誉。一千多年来,有多位海内外著名翻译家将其译成英文。20世纪80年代,安德烈·勒菲弗尔提出了翻译中的操控理论,在翻译实践中转而关注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三个因素。文章将以操控理论为基础,着重分析杨宪益、戴乃迭夫妇以及翟里斯的英译版《醉翁亭记》,研究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对翻译实践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安德烈.马尔罗是法国20世纪上半期的重要作家。他的写作生涯分为小说创作和艺术史论著两部分,而奠定他在法国文坛地位的则是他的6部小说。由于他年青时在东方的冒险经历,他的3部小说都以东方革命,特别是以中国革命为题材。其小说对当代人的状况、人的命运进行了深入的哲理思考。马尔罗是较早提出“荒诞”观点的法国作家,他对荒诞主题的独特表现手法对法国存在主义作家和现代派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文章将巴赞的纪实理论作为讨论的起点 ,旨在阐述其所确立的纪实性电影美学的美学特征 ,并以之为参照 ,分析九十年代中国纪实电影的新的电影形态。巴赞纪实理论的基础在于他尊重事物本身的纪实观 ,《民警故事》、《小武》和《过年回家》这三部中国纪实电影的代表作都继承了这种纪实观 ,并具体表现在影片的影像和叙事结构上。通过审视该美学在九十年代中国电影创作中的独特面貌 ,可以发现中国电影人对这个曾被巴赞誉为具有深刻审美性而至今不衰的美学原则所做出的努力和尝试  相似文献   
9.
高兹从生态理性出发,认为以促进资本积聚为目的的生产必定要将人的需要和自然纳入其麾下。于是,不仅造成自然资源的极度匮乏,也无法真正地满足人基本的生存需要,即使满足也是通过社会生产出类型各异的"需要的历史形式"间接地实现。实际上,这是历史需要得到满足的"假象"。恰恰在人享受这种"假象"的同时产生了需要"真相"的强烈之需求,即质的需要、真正的自由的需要、创造性的需要。高兹从其所处的社会现实出发,揭示人的需要、自然与资本之间的本质关系,富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作为现象学与电影联姻的产物,“现象学现实主义”这一概念不仅表征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语义,也是解开安德烈·巴赞电影现实观之内核的密匙。在“何为电影的现实主义”这一根本性问题上,巴赞始终抱有一种比较开放和辩证的立场,只要能遵从“现象学现实主义”的两重内涵,即面向事物本身以及本质真实,都是巴赞心目中理想的现实主义。而在达到现实主义所使用的手段及方式,再现与表现的配比关系,物质现实与精神现实的配比关系等问题上,巴赞则几乎完全没有限制性的要求。这种在巴赞著作中处处可见的开放性虽然有时给人一种随意甚至自相矛盾之感,但实际上恰恰反映出巴赞理论的悖反性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