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9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94篇
社会学   8篇
统计学   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is article explores how perceptions of Jewish power shaped the negotiations between Czechoslovak leaders and Jewish minority representatives at the time of the Paris Peace Conference.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First World War, Prague-based Zionists embarked on a mission to convince Czechoslovak elites that attacks on Jews were detrimental to the internal stability of the new state and to Czechoslovak interests abroad. As Edvard Bene?, the head of the Czechoslovak delegation in Paris, worked to cultivate an image of the new state as more “Western” and “civilised” than other successor states – a strategy meant to garner international support for Czechoslovak territorial demands and its projected absorption of large minority populations – Jewish activists encouraged his uncertainty with regard to Jews' influence on Western audiences and statesmen. They did so in order to convince him to accept their demands for special protection clauses for the new country's Jews. The paper thus shows that the unprecedented victimisation of Jews and the upsurge in antisemitism during and after the war coexisted with a new bold and public Jewish activism. Yet, Jewish leaders did not in the end have the ability to convince Bene? and his colleagues to give in to international Jewish demands for special protection. Instead, they sought to cultivate a strategic alliance between the state's Czech elite and the Jewish minority which centred on the claim that Czechoslovakia was a particularly welcoming and tolerant place for Jews, an image that would evolve into a significant component of the myth of Czechoslovakia as an island of democracy in Eastern Europe.  相似文献   
2.
以邓恩铭在山东的思想发展为内容,从革命思想的准备与发展时期、接受和尝试马克思主义时期、积极实践马克思主义时期、革命思想成熟时期四个方面进行研究,以期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公民参与是民主政治的核心问题之一。所有民主的价值和意义,只有通过公民参与才能真正得以实现,也只有通过公民参与,民主政治才能真正运转起来。而有序的公民参与需要制度化的参政渠道,如果合法的参与渠道不通畅,公民参与不但会变得无序,而且可能导致政治危机。从组织构成、主要职能和活动方式来看,人民政协在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方面具有独特的制度优势。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要坚持和完善人民政协这种民主形式,要善于运用人民政协这一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  相似文献   
4.
奉天万国鼠疫研究会是在清政府应对1910年末到1911年初东北三省鼠疫过程中,认识到亟须向国外学习先进的防控经验的前提下召开的。会议由中国倡议并主办,共有来自12个国家的34位正式代表参加。从1911年4月3日(三月初五日)至4月28日(三月三十日)在奉天(今沈阳)召开,其间共举行大会24次,形成决议45项,确定了许多国际通行的防疫准则,为此后的国际防疫合作奠定了基础;同时,这次国际会议也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公共防疫事业的发展。奉天万国鼠疫研究会是由清政府主办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国际学术会议。  相似文献   
5.
中共四大至五大时期,党的出版组织机构几经变化,这些机构有些是作为独立机构存在的,有些是作为宣传部或组织部下属机构形式存在的,同时,出版组织机构的职能也有稍许的不同;但是,这种机构的变化相比四大以前的出版组织机构,是一个比较大的进步,这突出表现在其作为出版机构功能的强化上。  相似文献   
6.
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彰显了主体性的现实需求。人民政协主体性的法治探究,旨在从"你是谁"的外在勾勒过渡到"我是谁"的内在构建。功能论和作用论的渲染,迷失了人民政协主体性的探索;国家权力、社会权力和公民权利的解析,澄清了人民政协主体性的法治描述;政治协商制度的法制化,保障了人民政协主体性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国民会议运动的意义和价值,并非在于仅仅起到了宣传和动员民众的作用。作为国民会议运动的实际主导者,中共更是把民众运动看作达成国民革命目标的新手段和新方法,期望通过召开由民众团体选举的国民会议,建设"真正民主政治"和"平民革命政权",从而推翻帝国主义和军阀在中国的反动统治。在国民会议运动的不同阶段,中共关于政权问题的具体主张也有变化,并在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期间进行了初步实践。虽然国民会议运动最终归于失败,但中共对政权问题的探索为尔后苏维埃政权建设提供了历史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2010年文体学国际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文体学研讨会"的会议论文和代表大会发言,梳理了本次学术盛会的独到特点,即热点突出、视点多样、观点鲜明,集中反映了当前国内外文体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内洞 山会议是琼崖革 命在危急关头 召开的一次会议 。会议解决了3 个重 大问 题:1 .在政 治上,纠正了“城市 中心论”的错误 ;2 .在军事 上,认识了游击 战的特殊 意义;3 .在 组织 上确立了冯白驹 的领导地位。会议 具有重大的历 史意义:1 .挽救了琼崖党 组织和革 命;2 .形成 了以冯白驹为首 的坚强的领导核 心;3 .开 创了琼崖革命的 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长达十余年的"亚非作家会议",是世界殖民体系瓦解后区域联盟形式的民族主义文学运动,也是东方现代民族主义文学思潮高潮的标志。亚非区域联盟的兴起并不意味着东方世界在向世界共同体迈进,其实质是亚非国家对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称霸世界企图的一种防御性反应。当时复杂的国际政治局势对亚非作家会议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意识形态两大阵营的对垒与亚非作家的民族主义意识之间有着非常复杂的关系。亚非作家会议的主旋律是反帝反殖、要求民族独立与发展,亚非民族、作家之间的团结与合作,建设民族新的文学与文化三大中心命题,主要是政治问题。会议整体上表现为文学性的缺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