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6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95篇
社会学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体诗歌翻译理论主要探讨译文与原文在形式与内容上的关系。译文与原文应该达到形似还是神似,译者应该求真还是求美,这是翻译界一直争论的话题。按照“形似与神似,求真与求美”的关系来分析江枫先生对艾米莉·狄金森的两首诗歌“暴风雨夜”和“篱笆那边”的翻译,可以看出,标点符号、遣词、诗歌的韵式和诗人的创作风格等方面体现了江枫译文的特点和风格:译文选词简单但富有张力,行文简约而内敛,与原诗风格颇似;但由于过于追求简约而稍显生硬和晦涩。总之,江枫的译文是形似与神似结合的典范,体现其“形似而后神似”的主张以及“简约而忠实”的风格,但并未完全实现“求真与求美”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2.
美国19世纪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十分擅长描写自然的诗歌,其诗歌中包含着丰富的生态主义思想,有狄金森的描写自然的诗歌体现的生态主义思想,以及非纯自然的诗歌体现的人与自然相处之道两个主要方面。在科技与生态相互作用的时代背景下,狄金森向现代社会传达其深刻的生态主义思想,并给予我们对现代生态的启发。  相似文献   
3.
The project investigates the use of documentary film as a public relations tool by the United Nations (UN) for worldwide promotion of its first peacekeeping intervention in response to the Suez crisis of 1956. Specifically, it undertakes a historical investigation into the communicative purpose of the 1957 documentary film, The Blue Vanguard, which was made by the UN Department of Public Information (UNDPI). Beyond the interest connected with the intervention in the Suez crisis, the film is significant in the history of the UN’s global public relations since it was one of the first films made for the UN by UK film director, Thorold Dickinson, who arrived as Chief of Film at the UN in October 1956.The author argues that Thorold Dickinson used the documentary to make a radical public information proposition to a global audience on behalf of the United Nations. Specifically, the public relations discourse and cinematicity in The Blue Vanguard reminded a global audience that achieving peace required a new level of cultural tolerance and global co-operation, involving codes of judgement beyond the nationalistically-determined registers of the time.  相似文献   
4.
《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经典短篇小说,讲述了南方没落贵族小姐爱米丽的悲剧生活。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的自我防御机制为出发点探讨爱米丽的人格发展历程,可以看到爱米丽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包袱,在新旧观念对抗中艰难前行,成为了南方没落贵族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5.
艾米莉.狄金森认为真理是原初的存在,它内涵丰富,永恒不变;语言具有很强的表意功能但却无法表现真理;真理通过无言而非语言来展现自身,沉默无言是领悟和交流真理的最佳方式。艾米莉.狄金森的真理观与中国古代真理观相似。她一生试图借助语言曲折的表现真理的努力,体现了她崇尚真理、追求真理的坚定信念和决心。  相似文献   
6.
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被推崇为西方现代派诗歌的先驱。在其遗留下来的1 700余首诗稿中,有大约近600首诗歌是以死亡为题材的,是其一生诗作总数的三分之一。诗人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描写死亡,向世人展现了其对死亡的独特理解。在艾米莉·狄金森的笔下,死亡主题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意蕴。艾米莉·狄金森通过对死亡的描述,阐释了生命的终极意义,她对死亡价值的判断体现了探讨生命真谛、扩展生命张力、让精神永恒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7.
艾米莉.勃朗特以《呼啸山庄》驰名文坛。自这部小说问世以来,对它的评论和研究,可说是汗牛充栋。然而,这部奇书的作者留给世人的约200首诗歌却很少有人问津,研究更是鲜见。本文查考、梳理了现存的艾米莉.勃朗特诗歌编辑和研究材料,试图让女诗人艾米莉.勃朗特走进研究者的视野,也为进一步从源头上探究《呼啸山庄》提供一条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8.
艾米丽·勃朗特1847年出版的《呼啸山庄》被当时的英国评论界批评为一部"乱七八糟、拼拼凑凑、不成体统"的作品。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呼啸山庄》和她的作者却声名日增,备受人们青睐。现代主义的主题、象征手法、叙事技巧成为破解这部作品的经典的重要密码。  相似文献   
9.
《呼啸山庄》的人性复归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啸山庄>的男女主人公希斯克历夫与凯瑟琳之间的关系已远远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爱情,从一开始就是凌驾于有限的时空之上的,他们实则是一个灵魂.失去对方对他们而言无异于自身的终结.但由于他们所处的特殊环境,他们间的和谐关系只有通过死亡(先是凯,后是希),由代表他们青春化身的,身上流着他们血液的哈里顿和小凯瑟琳重新建立起来.这里肉体的死亡意味着精神的再生,庄园的毁灭之后是人性的复归.  相似文献   
10.
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的魅力在于文笔的简洁,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思想更耐人寻味。从艾米莉.狄金森的思想世界入手,探讨艾米莉.狄金森的宗教意识。从她儿时的宗教氛围和宗教启蒙开始追溯,到她对宗教的思考、依赖和反抗,可以看出,无论在哪个阶段,不管上帝的形象在她心中是清晰的还是模糊的,诗人对上帝是皈依还是反叛,都对艾米莉.狄金森的宗教意识的形成进行了铺垫和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