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6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6篇
民族学   15篇
丛书文集   92篇
理论方法论   35篇
综合类   41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鲜卑汉化--论北魏孝文帝改革对民族关系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魏初年,民族矛盾尖锐,民族关系紧张.北魏孝文帝为缓解民族矛盾,缓和民族关系,巩固北魏统治,对民族关系进行了调整.使鲜卑汉化,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使鲜卑汉化,有利于民族融合和南北的统一,但也导致了北魏的分裂.  相似文献   
2.
13世纪波斯语成为在中国生根的一种外语、一种少数民族(即回回人)的族内共同语言,也是中国对外交往,特别是与伊斯兰文化圈的国际交际语言。明朝建立之后,承续元朝传统,波斯语不仅继续成为明朝与外国交流的语言,而且在国内政治生活中仍然起着重要作用,于是兼通汉回两种语言的回回人受到重视。①波斯文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之下,成为书写《荐福图》的五种文字之一。  相似文献   
3.
朱棣为维护靖难合法性,诬蔑践行纲常名教典范的逊国诸臣为奸臣。出于对儒家伦理的认同和维护,文官①和逊国诸臣所属地方从一开始就不认可朝廷的做法,并通过记载逊国诸臣忠义事迹、推举逊国诸臣入祀乡贤名宦祠和疏请朝廷褒扬逊国诸臣的方式,最终促使朝廷在万历时期恢复逊国诸臣的名誉。  相似文献   
4.
万历年间册立太子之争被称为"争国本",围绕册立皇长子朱常洛还是皇三子朱常洵,明神宗万历与廷臣进行了旷日持久的博弈。整个事件由廷臣温和的建议开始,经过长期而激烈的斗争,以至于谣言四起,最后借助太后的力量得以解决,按祖制皇长子朱常洵被册立为太子,皇三子朱常洛受封福王。争国本是认识明朝政治运作的典型样本,折射了专制王朝政治运作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5.
邹容挪用和混杂日本学者桑原骘藏与梁启超的人种理论界定他心目中的"我族",形成其人种论的基础;他从历史记忆建构的角度,透过打造共同体的"新仇旧恨",亦即"受害者故事",他以"黄帝"为核心的血缘同胞的文明汉族想象,配合建构满人为野蛮残暴凶狠的"他者"的思维模式,尤其是以"受害者故事"的历史记忆所形塑之国族共同体想象模式,可谓对于日后近代中国共同体的想象有持续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三皇五帝是古人努力建立的一个大体符合人类进化史及中华远古史发展历程的一个有时序的古史体系。在古人那里,所谓三皇五帝主要是一种人类进化发展阶段、历程的安排与推测,五帝恰如夏、商、周或元、明、清一样,其间既有并列发展的族群关系,更主要的则是表达按族群、部落兴旺发达的先后顺序及演变关系排列而成的一种中华远古史,它们本质上是一种族群历史和关系,同时古人又将其人格化,奥秘即在于此。无论三皇或五帝,在古人那里都不是同时并存。仅把三皇五帝视为几个具体的人或康熙、雍正、乾隆那种关系,它当然是伪史,但这有违三皇五帝的本意,也有违古人的本意。顾颉刚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说无法成为否定传说时代历史或三皇五帝古史体系的依据和理由。  相似文献   
7.
乾隆朝内务府确立了人参变价制度,这成为其重要的财源。嘉庆时期,其人参变价在变价途径、变价价格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这些变化的出现是嘉庆皇帝统治政策调整的结果。它有着极为恶劣的影响:不仅使得内务府加剧了对两淮盐政的经济掠夺,而且进一步破坏了东北的生态平衡。这是道光朝人参变价困境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马关条约》草签后,面对日本贪婪的割地赔款要求,中国朝野震动,一片反对声浪,纷纷要求拒签再战。迫于情势,清政府随即在津沽沿海部署重兵欲做抵抗。然而,四月上旬一场突发的海啸,不仅摧毁了清军的防御阵地,也使怯懦的清政府试图最后侥幸一搏的希望归于破灭,光绪帝只得批准《马关条约》。  相似文献   
9.
黄帝是中国的人文先祖,其史迹遍布中国南北。其出生地在寿丘(或曰青丘)。根据古星野学术,寿星(长沙星)、青丘星分别对应寿丘(长沙国)、青丘国(在楚东南),以及其妻子西陵氏(其妻西陵氏当居长江中游地区,可能在石家河古城)、玄嚣一系后裔所居,可推断寿丘在南方。黄帝代神农氏“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后又与蚩尤南北分治,因而长期生活在北方。黄帝战胜蚩尤后代神农氏为天子,其都位于南方,其死后也葬于湖南黄陵,而群臣葬其衣冠于陕北桥山。其子孙有二系,昌意~颛顼~鲧~禹一系当在中原,而玄嚣(青阳)~帝喾~帝挚~帝尧一系当在南方。南方文化北上中原有较多地下遗存证据,屈家岭~石家河文化将势力扩张到黄河流域,与黄帝北上大体相应。黄帝南北子孙共同创造了华夏文明。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诗文风气自南朝渐趋靡曼而声色大开。隋代紧承南北朝,迫于形势需要在诗文风气上进行了必要的革新。首先,统治者从实用的角度入手,一方面将文章系于政教,以律令进行直接干预,同时在礼乐风气上着手改革,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其次,隋炀帝以实践为基础,其诗文一方面追慕汉魏古风,一方面继承六朝雅体,实现了南北诗风的融合,在革新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