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42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200篇
社会学   21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威以类比的方式描述教师角色,表达了他希望通过教育实现社会民主的愿望,带有明显的宗教痕迹与理想主义色彩。杜威围绕其教师观的精髓——“教师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领导者”——对教师这一支撑性角色做了不同表述,丰富了教师角色的多样性。但杜威将教育者与教师等同的理解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导致教师概念过度泛化,模糊了家庭、学校、社会不同场域的育人特征与方式。新时代下,要客观地把握杜威教师观的现实意义,秉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科学理性观点。  相似文献   
2.
罗默与马克思剥削理论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默是分析马克思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一方面认为马克思的思想至今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又彻底否定马克思剥削理论建立的基石——劳动价值论,并提出一种基于非劳动价值论的剥削理论。通过分析罗默剥削理论和马克思剥削理论在剥削存在的判断依据、剥削的源泉和目的、研究方法科学合理性以及剩余价值特殊表现形式四个方面的异同,指出罗默剥削理论既没有认识到剥削的本质,也没有充足理由驳倒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3.
ABSTRACT

Alongside the better known repudiations of truth that have risen to prominence since the 1970s—known variously in terms of postmodernism, identity politics, democratic materialism or simply university discourse—this article seeks to estimat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actions against truth that are characteristic of finance. Finance is a collective subject or social movement in its own right, composed of a set of actors, devices, technologies and platforms which together constitute an apparatus that reacts against truths whenever and wherever they arise. This operates most clearly in the logic of risk management, a generalised technology that accompanies the financialisation of economy, politics and culture. The process of financialisation or rather what will be called here the ‘biofinancialisation’ that seeks to code life in the terms of finance, bears austere lessons about truth and resistance and these, in conjunction with new resistances from below, provide new prospects for radical politics and progressive social change today. These lessons we will learn from, among others, the 38th Prime Minister of New Zealand.  相似文献   
4.
语言通过意义将纷繁复杂的世界经验识解为各类图形,并由词汇语法层的及物性系统体现。语言使用者选择不同及物性过程来表征世界经验时,其实际选择受到语言使用者自身经验、情景语境及文化语境的影响。分析约翰.斯坦贝克的短篇小说《菊花》及物性系统的相关文体特征,有助于揭示文本的深层主题意义: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女主人公所代表的女性世界被禁锢于家务和园艺中,在其他社会活动中只是被影响的对象,体现被动性;男性世界则专注于物质活动,极少用"心"去感知世界,缺少感性思维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也失去了自我,变成了受客观环境支配的对象。  相似文献   
5.
囿于特定的时代眼光和批评视野,20世纪中期美国文学评论界普遍认为,约翰.斯坦贝克的作品赋予人类以动物般的特性,将人降至动物的水平,因此作品带有"动物化倾向"。本文试图在新的时代语境中,通过文本细读,深入分析他作品与动物结缘的原因:即基于作者生物学的实践和知识以及非目的论的哲学思维。作者认为,被某些批评家贬低为"动物化倾向"的文本实际上是还原了人类作为动物世界一部分的这一事实真相,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力地反拨了对人在自然界的地位的过分夸大。论文认为今天他的作品在全球仍持续受到关注,恰恰是因为他作品的这一"动物化倾向"。  相似文献   
6.
悼亡诗是爱情诗的一个独特典型,结合了爱情与死亡两大主题,涉及的是诀别生死恋。苏轼的《江城子》和弥尔顿的《致亡妻》分别都是中西方著名的悼亡诗。两者有相同的主题——对亡妻的追思。然而,由于受中西方文化,宗教,信仰,历史等方面的影响,两首诗叉同中有异。本文拟从文本内外对这两首悼亡诗进行解读,从中国和西方尤其是英国的诗歌功用理论和表现理论以及宗教信仰两方面来分析并探讨中西方悼亡诗之差异及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7.
作为对各种批评的回应,罗尔斯的后期政治哲学对《正义论》进行了反思和修正。这种反思、修正和回应主要表现在罗尔斯正义理论的三个主要方面:正义原则、原初状态的证明和稳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8.
从人类学眼光看民族国家和新殖民主义是学界近来的前沿动向之一。通过对芝加哥大学和瓦萨大学的人类学家凯利夫妇的专访,以斐济个案为例,呈现了与此相关的问题和观点。文中论及的区域虽集中于南亚和环太平洋群岛国家与地区,但对反观中国问题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Mobilities》2013,8(1):85-94
Abstract

This paper uses the work and musical theory of the composer John Cage as a point of departure for considering the disruption caused by the ash cloud originating at the Eyjafjallajökull volcano. Mobility has been defined as a constellation of movement, re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this definition is used to structure an analysis of what Eyjafjallajökull meant for the pace of air travel, how it unsettles common‐place cultural understandings of air travel, and what it could mean for the practice of aeromobility in the future. The literature on stillness is engaged to inform a discussion of air travel, with the airport as its exemplar space, and its potential to act as a focal point for debate on the nature of contemporary citizenship.  相似文献   
10.
在密尔那里,个性是自由的主体,自由是个性得以培育的土壤,它们不仅和文明、教化等一切东西相并列,而且自身又是其存在的必要条件.分析密尔所谓的自由和获取自由的途径,就会发现其思想的深刻性源自对哲学的反思和关照.他既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又注重社会的规范性,在功利主义的框架下试图构建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因此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