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85篇
社会学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卡夫卡的《变形记》讲述了主人公格里高尔在一觉醒来后变成甲虫的荒诞故事。小说通过对主人公格里高尔的异化以及毁灭的描述,表现了人类生存的困境,揭示了现代社会对人性的挤压和扭曲,反映了卡夫卡对西方近现代理性主义文化价值的忧虑、恐惧和不满,传达了他植根于西方社会的强烈的危机意识和深刻的悲剧意识以及对冷酷荒诞世界的谴责和控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卡夫卡复杂的生存环境的论述,分析了卡夫卡接受中国文化的潜在动因,以其书信、日记和谈话以及创作中所显现的中国文化等内容分析了卡夫卡中国情结的外在表现。通过对卡夫卡生平的透视和作品的分析,可以看到卡夫卡对中国文化的接受与吸纳,以及中国文化对其思想和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追寻格里高尔生命的踪迹,我们看到,只有在失去“人形”之后,他才变成了“人”。因此,我们不妨把“人形”看成一种象征,一种平庸而无意义的日常生活方式的象征,一种虽生犹死、令人绝望的社会化生存状态的象征。失去“人形”,既是格里高尔潜意识中的一种企盼,又是他对社会对现实的一种抗争。通过格里高尔并不渴望恢复人形这一荒诞情境,卡夫卡揭示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异化,不是偶然飞来的横祸,而是一种躲藏在日常生活之后的普遍现象;不是从外到内的突变,而是从内到外的一种蜕化过程;人的谋生手段和方式使人异化为非人  相似文献   
4.
纵观中外学术界多年来关于卡夫卡文学风格渊源的研究,笔者发现,论者们的研究多数属于"平行研究"的范畴,就是那些有着"实证性渊源影响研究"痕迹的研究,实证性的材料也明显不足。个中原由何在?这是本文力图加以清理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笔者打算对"个人才能与文学传统"这个文艺理论老问题作出一些反思,并提出能够较为有效解决"卡夫卡文学风格渊源研究"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跨文化视野中的卡夫卡及其创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艳兵 《东方论坛》2006,(1):26-31,44
卡夫卡无疑是一个西方作家,但他对东方文化,譬如日本艺术、印度宗教,尤其是中国文化却情有独钟,他阅读了大量中国文化典籍,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已明显地体现在他的思想和创作中;卡夫卡是一个犹太人,但他一直生活在基督徒中间,他不信犹太教,但对基督教思想却有着深刻的体悟和亲和性;他是一个接受德语教育并用德语写作的作家,尽管他对德语的掌握和运用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但他在德语中却始终感到自己是一个陌生人。他生活在绝大多数人说捷克语的欧洲城市布拉格,他在家里经常使用捷克语,他还学过英语、法语、意大利和意第绪语,他渴望在犹太语中找到自己的家,但他最终却未能如愿。全部的文化冲突几乎总是以语言为依托的,卡夫卡由于如此深刻地体悟了语言的冲突和困境,因此,他对文化冲突的描述和表现总是和语言问题连在一起,而这又使得卡夫卡的思想和创作具有非常浓郁的现代气息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卡夫卡的小说是文学上的一个变数,阅读《变形记》,令人感到陌生又熟悉,既觉得荒诞离奇又觉得真实可信。  相似文献   
7.
鲁迅与卡夫卡都是伟大的现代小说家,他们都着力塑造了许多现代人形象,试图探究现代人直面荒诞困境时生存的可能性与不可能性。鲁迅与卡夫卡小说中的三类人物,即觉醒者、追寻者和反抗者、昏睡者,他们的精神立场相近而又相异,并具有其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8.
《饥饿艺术家》是卡夫卡后期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小说巧妙地通过设定饥饿艺术表演这一荒诞情节,暗含了艺术创作 中两对无法回避和调和的矛盾:一是用饥饿艺术与身体的关系寓示艺术和“物”的矛盾,二是用饥饿艺术家与大众的关系寓示 艺术和大众的矛盾。由此表达了对艺术本质的思考和对艺术追求的努力,也是卡夫卡创作生涯的写照。《饥饿艺术家》因此可 看作是一部卡夫卡人生的寓言。  相似文献   
9.
荒诞与真实——卡夫卡的《变形记》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卡夫卡的<变形记>通过一个荒诞不经的故事,表现了现代人在巨大的社会生活压力下承受了超负荷的身心压力,终被异化了的现实.小说荒诞中见真实,真实中寓荒谬,形象地揭示了人的本能及无意识,深刻地展现了人的本质世界.  相似文献   
10.
卡夫卡与弗洛伊德属于同时代的奥地利人 :一个是伟大的作家 ,一个是杰出的心理分析学家。卡夫卡的生活和创作似乎给弗洛伊德的理论提供了一个绝好的例证 ,可惜弗洛伊德并不知道卡夫卡。卡夫卡虽然熟悉并阅读过弗洛伊德的著作 ,他的思想和创作无疑也受到过弗洛伊德的影响 ,但是 ,卡夫卡并不完全认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尤其是在信仰和宗教问题上 ,卡夫卡更是坚决地抵制弗洛伊德的理论。这种对待弗洛伊德理论的矛盾复杂心态 ,在卡夫卡的小说创作中均有所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