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5 毫秒
1
1.
雍正初年,清世宗在钱塘江海塘修筑中提出了“一劳永逸”的目标,并且为实现治水目的,在意识形态层面将海塘工程纳人到了“天人感应”理念的范畴。但是,“天神赐佑”、“非人力所能”与“一劳永逸”目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逻辑矛盾,从而对塘工修筑产生了深刻影响。意识形态与水利工程的交融,因此成为雍正朝治水政治的一大特点。  相似文献   
2.
蕉园诗社是清初钱塘著名的闺秀诗社,有较大影响,但因文献缺失,今人颇多误解。文章结合人物生卒年和活动情况,对蕉园七子、蕉园五子(陈说)等称谓进行细致考证,认为她们均不可能同时在一起唱和,七子、五子只是后人的概称;蕉园诗社前后延续近四十年,参与人员众多,约有十六人先后参加诗社活动。活动内容丰富,有宴集、送别、哀挽等,留下许多作品。文章对这些活动一一进行了细致的梳理。  相似文献   
3.
蒋乐平 《浙江社会科学》2012,(2):131-135,160
诞生于钱塘江上游地区的上山文化、跨湖桥文化,是浙江史前史的立足点.从河姆渡文化开始,钱塘江史前文化与以江淮文化为主体的北域文明交流、碰撞,发展出马家浜文化,成就了一个以挑战、接受、壮大为建构的文化格局,最终创造出在中华文明中占据一席之地的良渚文明和吴越文明.交流、碰撞需要有自己的力量,良渚文明和吴越文明的形成依托于原生文化的质量与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钱塘潮"观潮"文化两宋时期达到高峰,本文旨在分析明清两代钱塘江观潮概况以及在新的时代背景中,钱塘潮文学意象的拓展与深化,观潮所引发的对仙境的遥想,既有本身渴望打破时间的限制追求生命的永恒和打破空间局限追求生命自由的向往,同时也和前代文学联想中的归隐思想联系在一起。"潮灾"与"弄潮"活动消亡,但"咏潮"常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