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19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50篇
社会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This response to Milton’s recent article on the ontological status of autism and double empathy also explores, through the lens of ‘double empathy’ and ‘theory of mind’, the issues of relationality and interaction that researchers in the fields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and psychology hardly acknowledge. I go on to consider Wittgenstein’s criteriological view of mind, propose a synthesis of theory to describe autism, and suggest that public criteria of a non-autistic ontology enable many autistic people to eventually develop the understanding of other (non-autistic) minds that, in turn, enables them to survive, and even thrive.  相似文献   
2.
This article argues against ontology as an intelligible project for social theory. Ontological questions have proliferated in social thought in the past decades mainly as a way of recasting traditional sociological questions about individuals/society and structure/agency. Far from being an advance in our understanding, however, this form of reasoning has frequently brought confusion. This is demonstrated with detailed reference to a contribution from an ongoing debate, centred on the issue whether social structures are causally efficacious. I argue that the ontological project is mainly fuelled by a misconception of language and that, once this picture is exposed as incoherent, ontology loses its intelligibility.  相似文献   
3.
语义悖论和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都和语言符号的重指有关系。重指是不同层阶语言之间的循环指称。避免重指需要在对象语言和元语言之间进行无限分层,但语言的单位和规则是有限的,元语言的层阶不允许是无限的,否则会造成无限的单位和规则。元语言的层阶划分必须有限,这是一种协调原则,这样就必然产生循环指称或重指。重指是元语言符号系统的一种性质,是悖论和形式系统不完全性得以存在的语言学条件。复杂的语言符号系统一方面促进了复杂的思维活动,另一方面也因为重指的存在使高层面的演绎推理活动存在不一致性或不完全性。  相似文献   
4.
维特根斯坦在其著述中,没有一处提到过笛卡儿。但他清醒地意识到,其反对和批判的是哲学中的某个思潮、某种哲学,即笛卡儿式传统。突破笛卡儿式传统是维特根斯坦哲学工作的内在动力。笛卡儿式传统的主要特征是,天赋观念、理智至上的立场以及身心二元论和数学化、理性独立化的哲学方法。维特根斯坦的突破性贡献是。他把哲学看作是一种活动,而不是理论体系;通过私人语言论证,试图在行为主义和内省主义之间开辟一条中间道路。  相似文献   
5.
“语言游戏”这个概念由维特根斯坦提出,是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强调了语言活动的意义,旨在通过语言的使用过程研究语言。他的根本主张是不要把语言看作孤立静止的描述符号,而要看作体现生活的动态人类活动。根据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观,篇章理解应该被视作一种建设性和持续性的活动,而决不仅仅是将篇章所包含的信息传输进听者大脑中的简单过程。篇章理解是根据内容、观点和场景的种种关系对接收到的篇章作出系统阐释的过程。文章结合认知语境有关理论,探讨了以“语言游戏”观为指导的篇章理解模型。在应用部分,作者进行了实例分析并提出了教学对策,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是一部影响广泛而又颇有争议之作.除了它的复杂性和不做论证之外,更多的争论源于对其性质的理解.与言说及沉默的分界相对应,隐身于沉默中的伦理和宗教品质,也许比其所言说的逻辑和语言部分更为重要.因此,重要的不是言说什么,而是如何言说;后者构成维特根斯坦风格和启示的一部分.<逻辑哲学论>在言说与否的意义上呈现为沉默,背后则是孤寂.  相似文献   
7.
试论维特根斯坦语言思想与伽达默尔解释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维特根斯坦虽然没有解释学问题的理论自觉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语言思想和解释学无关。事实上 ,只要换个角度去看 ,我们就会发现 ,维特根斯坦、特别是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思想也能成为一种解释学理论 ,这是因为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思想一方面可以使我们从不同角度重新看待伽达默尔的解释学思想 ,另一方面还可以使我们对解释学问题本身的理解更加深入。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汉语的因果观念的语言表现方式作为观察点,对西方当代语言哲学的代表人物维特根斯坦的前后语言哲学观的变化进行了一次检讨,认为前期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图象论和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在汉语实践中都能得到实证.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观念的转变表现出的是一种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对立,但就具体的语言实践来看,语言图象和语言游戏既具有冲突性,也具有共生性.  相似文献   
9.
维特根斯坦是日常语言哲学的开山人物。从哲学视角研究日常语言概念的意义表达和语法判定,是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的两大基点。就前者而言,维特根斯坦主要针对语言用来做什么的问题给予哲学意义上的解答;而就日常语言的语法判定而言,维特根斯坦主要从哲学方法上回答语言怎么样使用才能合法地用来表达与交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以体验哲学的理论为基础,探讨了维特根斯坦后期语言哲学中"意义即使用"、"语言游戏"、"家族相似性"、"语言生活形式观"等的形成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为维特根斯坦后期语言哲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认知角度,从中看出他的语言哲学中的认知萌芽。维特根斯坦后期语言哲学的形成源于他的身体体验,隐喻和范畴化是其产生的方式,认知的无意识性是其产生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