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0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38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28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468篇
理论方法论   125篇
综合类   2898篇
社会学   27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211篇
  2011年   236篇
  2010年   198篇
  2009年   213篇
  2008年   196篇
  2007年   262篇
  2006年   313篇
  2005年   286篇
  2004年   309篇
  2003年   282篇
  2002年   208篇
  2001年   189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古道教仙传中,"食桃修仙"母题的产生有其相应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在探究该母题产生的基础上,从内外两方面分析了"桃"被仙化的多重原因。就外因而言,桃被仙化与神仙信仰的广泛流传有关。就内因而言,桃被仙化与桃特殊丰富的文化内涵紧密相连。进而以"食王母桃"这一母题为中心梳理"食桃修仙"母题的流变。该母题的流变与桃被赋予的神效和异形密切相关,由此导致"食桃修仙"母题呈现出神异浪漫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2.
《瓦尔登湖》(Walden)是亨利·大卫·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经典文学作品,已经成为美国文学宝库中的经典之作。中国译者徐迟首先将其译入国内,译名为《瓦尔登湖》。此后不断出现译者和译本,《瓦尔登湖》一度重译,频繁出版。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出现了重译《瓦尔登湖》的热潮,这也引起了学术界和翻译界对《瓦尔登湖》汉译本的关注。通过将徐迟译本作为研究对象,从翻译美学新视角切入,对《瓦尔登湖》译文之美进行解构,分析其中作为变量的美学因子,以期为研究《瓦尔登湖》做出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3.
邢崇 《民族学刊》2020,11(4):52-58, 129-130
传统藏戏将教化性和审美性融合统一,形成了具有无限延展的审美空间,被藏民族一代代接受和传承。传统藏戏的多种元素彼此之间相互对抗、冲突和矛盾,形成具有张力的审美空间和强大的审美冲击力,使接受者产生共鸣,在艺术的审美中获得精神的洗礼。在传统藏戏中,主客体巨大反差产生崇高美,体现出藏民不屈的超越精神,以及克服和战胜恐惧后的心灵慰藉和平静;传统藏戏采用佛教逻辑叙述故事,集中体现藏民的人生姿态和精神信仰以及对于真善美的认知和追求,凸显世俗的人性美;藏戏以美的艺术形式和程序化的艺术表演再现普通大众的味与情,形成独具特色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趣味,最终达到宗教教化的目的;藏戏中戏师的理性讲述与演员的感性表演形成对照,让受众游走于理性与感性之间,对于人物与情节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性认知和理性反思;藏戏重复与回环的情节设置使故事情节发展更曲折,人物形象更丰满,主题思想更鲜明,形成了复调之美。  相似文献   
4.
“边地影像”是边疆少数民族民众纪录自身的非虚构创作。在朗西埃“可感性的分配”美学理论视野下,边地影像体现了题材选择的一视同仁和人性的解放,以平等维度的引入开拓了其艺术与政治价值。透过“自我他者化”的艺术操作,它改变边地的可感性的分配秩序。“客位视角”到“主位视角”和“参与拍摄”到“独立创作”的过渡所释放的乡野表达,成为评测其诗学力量的关键质素。同时,围绕“差异性”展开的影像再现常常导向“微小差异的自恋”,并在言语的过度中营造了某种“圣化构想”,进而使其差异政治悖论性地生成了新的可感性不平等。  相似文献   
5.
ABSTRACT

This paper engages with the study of the aesthetic as an embodied form and offers a critique of the study of value and commodification that emerges in the global spatial imagination. I explore the neglected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al-spatial reconstruction and land ownership as a sign of livelihood by way of a critique of development and through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multiple traces of colonialism in Indonesia in contemporary times, after the massacres. First, land is taken from communities to be used for state and corporate 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n aesthetic acts of resistance and remembrance by members of these communities, via artistic productions and protest, are commoditized as touristic attractions by the state as a form of nationalism and fetishism of the indigenous, and by corporations as a form of corporate cultural responsibility. This new method of capitalist inclusion of the survivor in a globalized project of aestheticizing space is a neoliberal tactic in which the commoditized reappearance of the aesthetic creations of the marginalized is not, in fact, a sign of inclusion but rather of further displacement. My study follows the focus of this special issue to analyse cultural production within the complexity of multiple and converging colonial forms in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contexts considering the relationality, contradictions and incommensurabilities generated within converging structures of colonial and racialized violence. I locate the ways in which artistic projects within this schema may be used as acts of resistance but also possibly co-optation/ domination. Aesthetic creations intended as means of archiving may also bring insurrections into the paradigm of globalization and to its attention. This paper is an attempt to look at how the creative urge negates and also creates the possibility of resistance, inviting us to urgently rethink aesthetic projects and their representation through a genealogy of global participation.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文人对泉的审美体验经历了从形、色到声响的衍变,“听泉”日益成为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休闲体验方式。听与心灵相联系,“听泉”在古文人的情感投射与不断吟咏中转变为富含闲逸之情的审美意象,并形成“夜间闻泉”与“隔物听泉”两种审美范式。“听泉”由诗歌蔓延至绘画与园林,在诗歌、绘画与园林艺术空间不断流转往复,完成诗意景观的审美建构,成为文人追求闲情逸趣与诗意生活的美学符号。“听泉”意象的形成及其休闲审美内涵,展现了古代文人的听觉审美情趣,同时也丰富了中国传统听觉审美文化。  相似文献   
7.
蒙古族风格交响乐作品,是作曲家在长期写作实践中创作出的一系列以蒙古族文化内涵为表现内容,以蒙古族风格的民歌、器乐曲旋律或自创的带有蒙古族风格的旋律作为作品主题并贯穿发展的交响乐作品。这些作品所表达的是作曲家眼中的蒙古族历史、英雄、自然风貌、民俗风情等一切涉及蒙古族文化所包含的内容,表现的是蒙古族的精神、性格和气质,传达的是蒙古族的崇高审美理想,是蒙古民族的感情、特有文化和审美方式的升华。  相似文献   
8.
以泉州市刺桐幼儿园为例,将木偶特色文化融合于幼儿园美育环境创设之中,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并增强其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并指出幼儿园美育环境创设可以采取以下四个行动策略:整体规划,创设“偶意”环境;挖掘内涵,营造“偶情”环境;丰富感受,搭架“偶动”环境;释放潜能,共创“偶育”环境。  相似文献   
9.
基于现代性批判视域,苏俄文论代表巴赫金复调美学以对话主义为要义,主张对话的未完成性,反对主客对立,颠覆独白美学,彰显多元价值观。洛特曼差异美学推举异质要素同时共存,在差异中求共识,多元中求汇通。在反思现代性,重构话语秩序的浪潮中,梳理苏俄文论资源,不仅有助于更加清晰全面地辨识现代性的内在矛盾与冲突,启发蕴含差异、多元和宽容精神的现代性多样性方案设计,还可为后现代语境下当代文学理论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参照坐标。  相似文献   
10.
当代乡土审美语境中的农村环境艺术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艺术设计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手段。在全球化与城市强势发展的双重影响下,农村陷入生态困境与审美误区,“千村一貌”与城乡文化同质化现象严重,传统乡土审美语境面临挑战。农村环境艺术设计应吸取城市的经验与教训,以当代农民为审美主体,既要尊重农民追求物质生活的愿景,体现时代气息,又要传承乡土文化与精神,保持地域特色,留住乡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