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6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8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62篇
社会学   7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比较文学的视野具体考察了 3 0年代中国现代派小说所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和日本新感觉派小说的影响。 40年代 ,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压倒一切 ,西方现代主义理论对中国现代小说的影响渐次消退 ,现代主义作为流派在中国现代小说中已经不可能存在 ,但是有些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影响较深的作家 ,在他 (她 )们的小说创作中仍然表现出较明显的现代主义特色 ,主要是张爱玲、钱钟书、徐皊等  相似文献   
2.
谢灵运与慧远交游考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灵运是晋宋之际的名士兼佛学家,慧远乃庐山高僧。谢灵运“志学之年”便崇拜慧远,发愿“希门人之末”,而且也曾游庐山,见慧远,为檀越,凿池筑台植白莲,应邀撰《佛影铭》。其庐山情结不为不笃挚,但“诚愿弗遂”,最终没有成为慧远的弟子。他与慧远的交往情形比较复杂和特别,若即若离的深层原因乃在于谢灵运诸端“心杂”的个性与思想特征。  相似文献   
3.
情感教育与英语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情感教育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情感教育促进英语教学及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三个方面简述情感教育与英语教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浅谈班主任的“说话”艺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班主任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离不开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师生双方为了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班主任的“说话’’艺术。从这个视角出发.结合工作经验,探讨班主任与学生交流,要注意“入情入理”、“恰到好处”、“谈吐幽默”等讲话方式,增强交流效果。  相似文献   
5.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进入社会与文化现代转型的"百年激荡"历史时期.此期的思想家们各自提出了自己的文化策略,力图融会中西,建设民族新文化,它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内在活力和焕发青春的根本动力.徘徊在历史歧路上无所适从的林纾.面对中国光怪陆离的社会与文化现象,成为时代的"伤心人".晚年林纾以"情-礼"调和的言情小说建设他心目中的"和谐王国",企图以此寻求中华民族新的文化坐标."文化力"是一个国家根本的国力所在,因此,我们呼唤当代中国的思想家、当代社会的"伤心人".  相似文献   
6.
丧祭之礼是古代华夏之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礼学思想所关照的核心问题之一.<礼记>在对丧祭之礼的阐释中贯穿了精湛的学术思想,弘扬了儒学的人文精神.儒家认为丧祭之礼应注重情感因素而不必过分看重礼仪形式和礼品的丰厚;强丧祭之礼具有弘扬美善道德之作用;表现出强烈的生命意识和对生命价值的最深切关怀.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情意基础、应用和现代化三个方面论述了师专《初等几何》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并相应地提了改革建设。  相似文献   
8.
<春风回梦记>真正建立了刘云若小说的深怜蜜爱荡气回肠的"诗气"和不可调谐的世间矛盾的"悲气"洋洋盈耳的文化品格.小说中众多文化形象的刻写尤其是"如莲不可求"的文化理想的抒发,生动地包含了刘云若对现世生活过于麻木平滑消沉懒惰的人生气象不断破坏人的生命力和斗志的巨大忧怨以及对如莲所代表的真切、柔媚的充满生命力的"至性之人"的热切向往之情.  相似文献   
9.
《牡丹亭》情与理的冲突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显祖是我国16世纪伟大的戏剧家。其人生经历了激情与消沉、梦幻与现实的思想矛盾。他在推崇传统道德的同时,又幻想构建一个符合自己理想的伦理典范,这在他的代表作《牡丹亭》中,表现为人物于情、理之中的变化。通过分析《牡丹亭》人物由“情”与“理”的矛盾冲突转变为融合为一的原因。以求探究汤显祖的创作思想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0.
肖邦在他的《夜曲》中,通过属于他自己特性的旋律、和声与织体的创作,在融入自己性格特征、内心情感和爱国情怀的基础上,营造了一个既具有梦境般美丽,又具有强烈爱国情操的永恒的星空,为《夜曲》体裁拓展了完美的艺术情境。理解肖邦《夜曲》的情境,是演奏好肖邦《夜曲》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